中國五代十國時期後樑名將。潁州斤溝(今安徽太和北)人。勇猛善騎射。初為河陽節度使李罕之部將。後歸朱全忠(即朱溫),委以重任,累遷檢校右僕射、曹州刺史。唐天複三年(903)從朱全忠討平盧節度使王師範,於臨朐(今屬山東)設伏,俘斬萬餘人,迫師範降。翌年,加諸軍行營馬步都指揮使。天祐二年(905)統前軍從朱全忠討忠義節度使趙匡凝,師至陰穀口(今湖北襄陽西)造浮橋,渡漢水,連克襄州、荊州(今屬湖北)二鎮,授山南東道節度使。後樑開平元年(9907)朱全忠稱帝後,加檢校太保、同平章事。三年,兼潞州行營都招討使。時忠武節度使劉知俊叛後梁投岐王李茂貞,引軍占據長安(今西安),遂督師進討,以奇兵襲取長安。晉將周德威為策應劉知俊,攻後梁晉州(今山西臨汾)。率軍馳援,突破晉軍控扼的蒙坑(今襄汾南)險地,解晉州之圍。四年,授保義軍節度使。乾化二年(912)擁重兵屯魏州(今河北大名東北),任天雄軍節度使。選諸軍精銳,置銀槍效節軍。未幾,助末帝朱友貞誅友珪即帝位,封鄴王,加檢校太師、中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