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英雄史詩。流傳於巴爾虎、佈裏亞特史詩流傳帶廣袤的畜牧業經濟地區。有3種異文:達蘭古爾巴整理的《喜熱圖莫爾根汗的兒子》,策日格瑪演唱、道榮尕記錄的《喜熱圖莫爾根》(1962),甘珠爾紮佈整理的《汗特古斯的兒子喜熱圖莫爾根汗》(1956)。胡爾查根據第三種異文本譯成漢文,取名為《智勇的王子希熱圖》。這篇史詩屬於遠古英雄史詩發展的第二階段——串聯複合史詩時期的作品,是典型的婚事加征戰型史詩。史詩2 000餘詩行。講述特古斯王國的王王子希熱圖遵照父母的訓示,到太陽國迎娶海麗茹公主。經過3項競技的考驗,終於和公主成婚,凱歌還鄉,不料看到的是傢鄉一片荒涼。他在廢墟中發現刻有父親留言的琵琶骨,上面記述著十二頭蟒古斯蹂躪傢鄉、掠走父母百姓的罪行。希熱圖隨即踏上討伐蟒古斯的艱難征程,最終砍死蟒古斯,救出雙親和百姓,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這篇詩中圍繞主人公希熱圖王子先後出現在特古斯王國、太陽王國、蟒古斯魔窟,形成3組人物形象,每組形象又有主次之分。作品以動態的誇張渲染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對社會生活的類型化描繪同奇幻浪漫的藝術手法相結合,整部作品氣勢雄渾,語言瑰麗,是蒙古族史詩中的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