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資訊技術、資料通信技術、電子控制技術及電腦處理技術等運用於交通管理所構成的現代化交通體系。智慧交通所依賴的高新技術組成的系統稱智慧交通系統,簡稱ITS。智慧交通習慣上又稱為智慧交通系統。

  智慧交通系統使車輛、道路、使用者密切配合,從而建立起一種在大範圍內、全方位發揮作用的即時、準確、高效的交通管理系統。智慧交通實質上就是利用高新技術對傳統的的交通系統進行改造而形成的一種信息化、智能化、社會化的新型交通系統。它使交通基礎設施能發揮出最大的效能,提高服務質量,使社會能夠高效地使用交通設施和能源,從而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它能夠提高交通的安全水平,減少阻塞,減少環境污染,最大限度地發揮整個交通系統的運輸和管理效率。交通智能化被國際公認為信息時代交通運輸業的一場變革,是21世紀經濟技術的制高點之一。

  發展簡況 智能交通的構想最初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計算機控制的自動信號基礎上提出來的。隨著一些國傢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交通擁堵日趨嚴重。為瞭解決交通問題,交通專傢從系統工程學的角度出發,提出瞭基於現代信息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之上的將“人–車–路”作為三位一體的交通系統,通過人對交通信息的使用,在不增加現有交通供給的條件下,大大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交通效率、行車舒適性,並減少環境污染。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瞭智能交通系統的概念。隨著各國研究的不斷深入,系統功能擴展到道路交通運輸的全過程及其有關服務部門。1994年在法國巴黎召開的世界大會上,各國交通專傢一致同意將應用信息、通信和控制技術所開發的為交通運營、管理和安全服務的,能帶動整個道路交通現代化的系統稱之為智能交通系統。

  構成 ITS正處於發展階段,因而對其構成的描述也不盡相同,一般認為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遙感技術(RS)、無線電網絡系統(WNS)等是智能交通系統的基礎技術平臺。智能交通系統由以下6個子系統構成。

  ①先進的交通信息系統(ATIS):由信息、通信及其他相關技術組成,向使用者提供必要的信息,使其能夠在車內、傢裡、辦公室、車站等地點方便地獲得所需要的出行信息,作為出行方式與路線選擇的決策參考,以順利到達目的地。

  ②交通管理系統(ATMS):智能交通系統的核心與基礎。它將相關信息送給駕駛員,實現路、車、人的溝通,以達到交通效率最大化及交通安全等目的。該系統是充分利用系統的時空資源,改善交通阻塞,主要特點是強調系統間協調與實時控制的功能。

  ③車輛控制系統(AVCS):是結合傳感器、電腦、通信及自動控制技術應用於車輛及道路設施上,包括對駕駛員的警告與幫助,避免與障礙物相撞等自動駕駛技術,以提高行車安全性,增加道路容量,減少交通擁堵。該系統主要特色是利用傳感器彌補人類感觀功能的不足,減少危險的發生,提高自動控制的程度,實施更安全、準確、可靠的控制,以協助駕駛員減少或避免因判斷錯誤或技術不足造成的損失。

  ④公共交通系統(APTS):將ATMS、ATIS與AVCS技術應用於公共運輸,包括向公眾發佈交通工具的實時運營信息,以改善公共交通服務水平,提高營運效率,提供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準時性,增強公共交通的吸引力。

  ⑤緊急救援管理系統(ATISMS):當緊急危難發生時,如何求援,救援車如何在最短時間內到達現場,以及如何警示其他駕駛員的系統。本系統包括車輛故障與事故求援、事故求援派遣以及救援車輛優先通行等部分,使意外事故能在最短時間內獲得解除,最大地降低傷害程度。

  ⑥新物流交通系統(AFTS):在ITS技術條件下,物流業將通過信息共享,整合生產、流通、消費過程,尋求物資流動的優化。

  發展趨勢 隨著科技進步,先進的車輛控制系統將發展到自動駕駛系統即智能道路和智能車輛。人們受鐵路運輸的啟發,設想一種道路,高速運行的汽車車列,能以較小的車頭間距連續運行,於是提出智能道路的概念。日本和歐美發達國傢都在進行智能道路的試驗。智能車輛是自動駕駛系統的另一個發展方向。智能車輛是在汽車上安裝電子導航系統、車間通信設備、自動駕駛裝置等先進的電子儀器,使之能瞭解行車路上的交通狀況,不斷選擇最佳路線並且自動駕駛。另外,智能交通系統正從單一的運輸模式的智能化向綜合交通的多種運輸模式的協調配合的智能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