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哲學傢M.福柯的重要代表作。法文名L′Archéologie du Savoir。1969年問世。考古學是福柯在研究哲學問題時所採用的特殊思想方法。在《知識考古學》一書的封底,福柯在介紹自己的研究工作時寫道:“我希望在思想史試圖通過辨讀文本顯示思維(它的緩慢的進度,它的鬥爭和反復失敗,它周圍的障礙)的秘密運動的地方,讓‘言及物’的層次顯示其特殊性;它們顯現的條件,它們的併合形式與銜接,它它們的轉換規律,區分它們的不連續性。言及的東西的范圍就是人們稱之為檔案的東西;考古學就是對它們進行分析。”

  福柯認為,與傳統思想史研究中的連續性、因果性和目的性觀念相對立,考古學方法有兩大特征:一是對連續性的拒斥,二是對中立性的追求。追求非連續性,就是研究斷裂和偶然事件比研究因果必然關系,更能認識歷史的深刻性和豐富性。所謂追求中立,就是要對歷史上言及的人和事,到底是具有真理性(真的)、還是有什麼意義都保持中立,即不加追問,隻問這句話產生在某時某地,這意味著什麼。這就是考古學所著眼的意義。

  運用考古學的方法來研究知識,即知識考古學。在福柯看來,知識是建構一門科學所必不可少的要素的總和,但一類知識並不一定要創建一門科學。所以,“知識考古學“意在考察知識和科學之間的特殊關系。這種考察並非要在它們之間確立排斥或擺脫的關系,而是要用事實表明:一方面,一種科學怎樣滲透在知識的要素中,並在其中起作用;另一方面,一種知識怎樣滲透在科學中,並在其中起作用。

  在福柯那裡,分析知識和科學的關系,就是要形成知識型。知識型是制約、支配該時代各種話語、各門學科的形成規則,是該時代知識密碼的特定程序、構型和配置,是某一特定時期社會群體的一種共同的無意識結構,它決定著該時代提出問題的可能方式和思路,規定著該時代解決問題的可能途徑與范疇。他的考古學看到瞭傳統歷史研究中的一些片面性,但他采取全盤否定的方法,便使自己陷入瞭另一種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