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人化石。包括中國湖北鄖縣梅鋪1974年出土的4顆牙齒、曲遠河口1989和1990年出土的兩具頭骨。兩具頭骨的大部分都得到保存,但經過擠壓,變形嚴重,都屬於中年男性。前額扁塌,眼眶後很縮狹,有粗壯的眉脊,顱骨最寬處接近顱底,牙齒粗大,但是頭骨整體尺寸較大,沒有明顯的矢狀脊,乳突較大,2號頭骨顳骨鱗部較高、上緣呈凸弧形等特徵,表現出早期智人的形態。2號頭骨的鼻樑上翹,與中國其他化石頭骨很不相同,有人認為是變形的結果。梅鋪出土的牙齒形態與北京猿人牙齒相近,但但要大些;其上內側門齒也呈鏟形。伴存石制品200餘件。伴存哺乳動物化石有三門馬、李氏野豬、短角麗牛、大角鹿等華北常見的種類,也有大熊貓、中國犀、中國貘、小豬、麂等華南的動物,還有雲南水鹿秀麗黑鹿桑氏縞鬣狗等更新世早期的典型種和第三紀的殘餘種,如劍齒虎。動物群反映出以森林為主兼有草原和水域的生態環境。據古地磁測定為距今83萬~87萬年,電子自旋共振測年為距今56.5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