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話劇作品。作者曹禺。劇本發表於1937年《文叢》第1卷2~5期。同年8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單行本。1937年8月上海業餘實驗劇團首演於卡爾登大戲院,導演應雲衛。全劇3幕。寫青年農民仇虎逃出牢獄來到焦傢復仇。此時,惡霸地主焦閻王已死,鬥爭在剛烈而又機敏的仇虎與狠毒、詭計多端的焦母之間展開。仇虎先從焦閻王的兒子焦大星手中奪回瞭自己舊日的情人花金子,後又殺瞭焦大星,帶著金子一起逃走。但善良的仇虎看到焦大星及其兒子無辜地死去,陷入瞭良心的自責與痛苦之中,,最後在焦母叫來的偵緝隊的追捕中被擊斃。《原野》是曹禺在戲劇創作上的一次新開拓。劇中除他所擅長的現實主義的人物刻畫和場面描寫外,還融入瞭表現主義因素:通過仇虎、金子、焦大星等形象,從正反兩面歌頌瞭“原始的力”所孕育的反抗和激情;在刻畫仇虎復仇前後的矛盾、恐懼心理時,采用瞭把歷史與現實、幻覺與真實結合在一起的“內心外化”手法,因此外部戲劇性與內在情感色彩都更加濃烈。劇本還通過仇虎的悲劇,正確地揭示瞭“父債子還”這類封建宗法倫理觀念正是導致農民反抗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從而深化瞭主題。據此改編的同名歌劇具有探索意義。由萬方編劇,金湘作曲,中國歌劇舞劇院1987年7月首演於北京。作者打破瞭中國歌劇常見的“話劇加唱”程式,加強瞭作品的戲劇張力,同時在音樂上進行瞭有益的嘗試。1992年1月曾上演於美國華盛頓肯尼迪中心艾森豪威爾劇院,成為第一部在國外演出的中國歌劇。

《原野》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