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阿米巴原蟲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臨床上以發熱、劇烈頭痛、嗅覺障礙、昏迷為特徵,其中大多由內格勒阿米巴引起,病死率甚高。世界各地均有病例報告。

  福氏內格勒阿米巴棘阿米巴的生活史有滋養體包囊兩期,滋養體均自由生活在泥土和不潔的池塘、緩流的河溪中,以細菌為食,包囊存在於土壤中。內格勒阿米巴的滋養體有鞭毛型和阿米米巴型,鞭毛型易侵入人體鼻腔黏膜,迅速轉變為侵襲型阿米巴,沿嗅神經通過篩板入腦。內格勒阿米巴可引起急性出血壞死性腦膜腦炎脫髓鞘變化,在腦組織中找不到包囊。棘阿米巴的滋養體僅有阿米巴型,可引起肉芽腫性腦炎,在腦組織中可找到包囊。此病的急性型多由內格勒阿米巴引起,常發生在健康兒童和青年,有近期遊泳史。臨床表現似流行性腦膜炎,有咽痛、鼻塞、流涕、劇烈頭痛、發熱,繼之出現腦膜刺激征及味覺、嗅覺和視覺障礙,病情迅速惡化,在4~7天內昏迷死亡。棘阿米巴的毒力較低,引起慢性阿米巴腦炎,可能從肺或皮膚傷口直接侵入,經血行播散到腦。臨床上以精神異常、癲癇發作等為主,腦膜炎征象輕而少,病程達1~2個月或更長,常死於腦疝。棘阿米巴也可引起角膜潰瘍(見角膜病)和虹膜炎(見虹膜睫狀體炎)。診斷依據腦脊液中找到阿米巴滋養體或培養陽性。兩性黴素B治療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