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定文化環境中形成的口頭慣用語匯以及與之緊密相連的表達習慣、行為方式等。又稱民間語言民俗語言。廣義的語言民俗包括民間文學與民間語言。狹義不包括成篇的文學作品,僅指民間語彙的簡短語言片段及其相連習俗。此處用於狹義。產生於人類文明出現的最早時期,伴隨人類語言的產生而出現。是一種世界性的文化現象,各個國傢、民族、地區都有豐富的語言民俗。

  語言民俗的特點 語言民俗是一種口頭語言,質樸而明快,通俗而活潑,與文雅莊重的書面語言明顯不同,具有顯著的生活化特點,與民俗生活密不可分。它們是民眾出於生活需要而約定俗成的,為人們長期使用,規范並服務於民眾生活。如,民眾在生產活動或社會交往中總結出某種經驗、獲得某種教訓、體悟到某種事理,就用精練生動的語言來概括,流傳開來成為較固定的說法,即為諺語。民眾喜歡引用這些精辟的俗話來說理和傳承民間知識。一般人都希望自傢的日子過得富足美滿,避免疾病、災禍、貧窮等不祥之事,就用念誦或張貼吉祥語的方式來祈福避邪,並用它們來向別人表示自己的良好祝願,形成祝賀的套語;同時回避那些不吉利的字眼,就是語言禁忌和語言避諱。由於文化差異,通常同一個表達目的或所指對象,在不同的民族、同一民族的不同地方甚至同一地方的不同社群,各自使用不同的表達方式或語匯(除語音差異之外)。如在中國,繁復的親屬稱謂語系統反映瞭發達的民間親屬制度和嚴明的社交禮制,而使用英語的西方國傢親屬觀念與中國有較大差異,親屬稱謂語較少。漢語稱謂對同輩人的長幼關系區分細致,而英語稱謂基本不做此區分,如uncle對應漢語的“大爺”和“叔叔”,brother對應漢語的“哥哥”和“弟弟”。

  語言民俗的性質 民間語言是各種民俗現象的重要載體之一。①記載著大量的物質民俗以及民眾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諺語“三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反映出傳統社會中農民依靠簡單工具勞作的農耕習俗和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其中“熱炕頭”指的是一種過去很普遍、如今仍在部分地區存在的農傢居住習俗(見炕)。“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是對中國東北部地方風物和山民生活的反映。“好馬全憑肥壯,好漢全憑志強”,則出自慣於騎馬狩獵、剽悍豪爽的蒙古族。②記載著民間社會組織和制度方面的習俗。如嚴整有序的農村擬親屬稱謂語體系反映以地緣互助關系為基礎、以血緣式親情禮儀關系為凝聚手段的村落組織習俗。③載錄著民眾的哲學、倫理、信仰等意識形態方面的民俗。諺語“讓人三分不為輸”、“一讓兩有,一爭兩醜”,是傳統觀念中註重人際關系的和諧、不尚爭鬥、以忍讓為美德的處世哲學。雲南諺語“山高壓不倒太陽,官高壓不倒爹娘”、“為人不孝,不打交道”,為民間極受崇尚的孝道倫理。山東鄄城等地大年三十下午,人們要灑掃庭院,擔滿水缸,然後在院子裡撒上芝麻稈,叫撒歲,並且唱:“東撒歲,西撒歲,兒成雙,女成對,白妮胖小,都往傢跑。”這種口訣式吉祥語的念誦,本源於民間信仰中的語言靈力崇拜和巫術中的念咒習俗。

  民間語言也是一種民俗現象。①自然狀態下的民間語言都是在特定的民俗情境下發生的,它的完整意義和社會功能等也出現在特定情境中。如“吃瞭嗎”是漢語中最常用的招呼語之一。它的形成並不僅僅是由於中國人過去常吃不飽肚子,還與中國鄉民的生活情境和文化觀念密切相關。它主要用於同一村落中的村民之間,通常在傢裡或在傢院周圍、一日三餐的慣例時間前後。它同另一常用招呼語“幹嗎去”一樣,體現出村民間一方對另一方的活動和狀況的關註和對特定事物的共享感,表達的是雙方的密切關系和親近情感。這種問候方式成為村落文化背景中的語言禮儀,起著確認和維持村民關系的禮俗功能。②語言民俗是一種民眾行為、民俗活動。如農村過年時最重要的習俗活動之一是拜年,“拜年啦”是其中的禮儀套語,它和跪拜動作一起構成拜年儀式。這一套語是拜年活動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和跪拜動作都是拜年行為,說出套語是以言行事的部分。又如,念誦咒語是巫術儀式的組成部分。

  語言民俗的范圍 語言民俗主要指具有鮮明濃厚的民俗文化特色的俗話套語。包括:①日常生活中的俗語,如親屬稱謂、擬親屬稱謂、人名、諺語、歇後語、俗成語、俗短語、方言詞、流行語、招呼語、臟話、罵詈語等。②特殊場合或儀式中的套語,如咒語、吉祥語、禁忌語、委婉語、神諭、禱詞、誓言、隱語(含暗語、黑話)等。③一些具有民俗文化內涵的語音、語法、修辭等方面的語言現象。④口頭形式以外的表意方式可看作是口頭語言的替代形式,如體態語、隱喻性實物、在部分地區或特定群體被當作表意符號的特色文字或圖畫等。

  對語言民俗的研究 在中國,早在周秦時代,天子為考察各地風土民情,每年都要廣為搜求歌謠和方言異語。自漢代的《爾雅》、《方言》、《說文解字》開始,各代學者都重視對語言的研究,其中不乏從習俗或文化方面所做的解釋。明清時期,尤其是清代學者熱心於方言俚語的集錄和考證,出現一大批相關著作,如顧雪亭《土風錄》、杜文瀾《古謠諺》等。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民俗學的早期倡議者們承繼古代采風問俗活動,重視方言俗語的傳統,將語言民俗作為傳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民間語言給予較多關註。從1918年北京大學征集歌謠活動開始,劉半農張競生周作人江紹原等開始調查、記述和研究諺語、歇後語、咒語、物名、人名等。加上研究歌謠的需要,方言的調查研究一度成為民俗學運動的一個分支。1949年後的較長時期內,民間文學受到重視。其中,諺語的搜集匯集工作取得豐碩成果。20世紀80年代以來,語言民俗研究受到重視並有較大成績,諺語以外的其他民俗語言種類,如吉祥語、禁忌語、委婉語、稱謂語、人名、咒語、隱喻、行話、歇後語等,也得到較多研究。國外民俗學界對語言民俗一向重視,多數學者將它當作民俗范疇一項不可或缺的內容,將它作為民間文學的一部分,或與民間文學混在一起,研究尚未深入。

  

推薦書目

 黃濤. 語言民俗與中國文化.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