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彩繪瓷品種。做法以氧化銅為呈色劑,在坯上繪以紋飾,再罩以透明釉,高溫燒成,圖案呈白地紅花或紅地白花效果。與同為釉下彩繪瓷器的青花相比,釉裏紅圖案較簡單。元明清燒造於景德鎮窯,已知最早的作品為至元四年(1338)銘文的穀倉。元末明初,釉裏紅瓷器數量稍多,其器形、紋飾與同期青花大體相同,以後很少燒制,當與銅紅難以燒成有關。明清釉裏紅多為禦器廠產品。宣德釉裏紅釉質瑩潤,圖案呈色鮮豔,聲譽很高。至康熙年間(1662~1722),燒成青花釉裏紅,雍正(17223~1735)年間釉裡紅呈色純正鮮艷,水平很高,但常常模仿宣德制品。

青花釉裡紅纏枝蓮紋賞瓶(清乾隆帝時期,西藏博物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