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主義繪畫的一個派系。產生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當50年代抽象表現主義在美國成為流行的畫風時,一些從事幾何抽象主義的畫傢試圖用幾何圖形或有清晰邊緣的造型,推出一種新的風格與之抗衡。他們拋棄瞭抽象表現主義通常採用的色彩明暗對比和有立體空間的畫面效果,代之以重視色相對比和平面感的大塊色面。首先於1959年使用硬邊藝術這個名稱的是美國評論傢J.蘭納。1960年,評論傢L.阿洛維指出,硬邊藝術不同於幾何抽象主主義,它采用的幾何形體比較少,畫的表面光滑而純凈,整個畫面自成一個單元,形體似乎要擴展到畫面之外,色彩也限制在二三個色調內,前景與背景之間沒有區別。被認為硬邊藝術的代表人物是J.艾伯斯B.紐曼A.萊因哈特、K.諾蘭與F.斯特拉等。艾伯斯是這一風格的先驅者。紐曼與萊因哈特在50年代中期推出與抽象表現主義相異的風格,用平塗的大塊色面構成畫面。由於這種風格有明確的邊線和輪廓,所以被稱作硬邊繪畫

J.艾伯斯的作品《正方形禮贊系列——黃色出發》 (倫敦泰德畫廊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