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類學知識、理論付諸社會實踐,應用於改善人類社會現狀和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的學科。人類學的分支學科。包括應用於社會決策、規劃,幫助各級政府、非政府組織以及企業等處理和解決各種社會文化問題,致力於改善現存的社會、經濟、政治、科技諸條件,促進人類社會、文化的協調發展。其名稱由美國D.G.佈林頓在1896年提出。100多年來,雖有一些其他提法,如實用人類學人類工程學發展人人類學行動人類學實踐人類學等,但絕大多數學者都贊同使用應用人類學這一名稱。

  發展簡史 19世紀80年代,英國E.B. 泰勒提出人類學是一門決策的科學,應該用來改善人類的生存條件。1899~1902年南非戰爭結束之後,英國皇傢人類學會寫信給政府,建議把南非各部落不同的法律和習慣記錄下來,以此為制定開明的殖民地管理政策打下基礎。20世紀初期,隨著B.K.馬利諾夫斯基A.R.拉德克利夫–佈朗的提倡與實踐,應用人類學得到一定的發展,主要集中在殖民地行政管理方面,人類學傢或從事殖民地官員的訓練工作,或作為政府人類學傢直接從事一些殖民地、托管地的行政管理和法律條款的制定工作,或從事教育工作、培養當地人才等。20世紀20年代晚期和30年代初在美國西方電氣公司霍桑工廠的研究,開創瞭對工廠組織和管理方面進行應用研究的工業人類學。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不少人類學傢響應政府的號召,參加對敵國國情和國民性以及其他方面的研究,提供許多有價值的資料和看法。1941年,美國應用人類學會成立,出版《應用人類學》雜志(1951年改名《人類組織》)。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應用人類學蓬勃發展起來,美國不少應用人類學傢站在弱勢族群(如失業者、貧民窟居民、少數民族群體等)的立場,去評價政府的公共政策,反映下層人民的呼聲。有的人類學傢則在發展中國傢從事旨在改良技術、提高民眾生活水準、改善社區狀況等研究。20世紀70年代以來,應用人類學擴展到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一些大學開設應用人類學專業訓練課,專職應用人類學的隊伍也在不斷擴大。1978年美國創辦《實踐人類學》雜志,1983年成立美國全國實踐人類學協會,並形成都市人類學人體工程學等一系列研究領域。

  研究內容 體質人類學傢在公共衛生、醫藥保健、心理健康、老年醫學、流行病學、基因咨詢鑒定、營養食品、有關人體產品的標準化、法醫鑒定、酗酒吸毒等方面開展應用研究。文化人類學傢則在經濟發展、能源與水資源開發、技術援助和開發評估、人口控制、環境保護和評估、社區建設、社會工作、旅遊觀光、教育改善、都市發展、決策過程、行政管理、工商管理、勞工與就業、住房問題、貧民窟、獨生子女、試管嬰兒、青少年犯罪、同性戀、少數群體問題等方面開展應用研究。在研究中逐漸形成一些分支和領域,如都市人類學、工業人類學、農業人類學、醫藥人類學、老年人類學、人體工程學等。

  

推薦書目

 石奕龍. 應用人類學. 廈門: 廈門大學出版社,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