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話劇演員、戲劇翻譯傢。滿族。生於北平(今北京),卒於北京。1946年入清華大學外文系學習,並開始業餘演劇活動。畢業後考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任演員。20世紀80年代起歷任中國戲劇傢協會常務理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副部長。

  英若誠先後參加過過20餘個劇目的演出,扮演的主要角色有:《龍須溝》中的茶館掌櫃、《駱駝祥子》中的車廠主劉四、《明朗的天》中的醫生陳洪友、《茶館》中的老劉麻子和小劉麻子、《推銷員之死》中的威利·洛曼等。他還在電影《白求恩》中扮演童翻譯、《知音》中扮演袁世凱,在電視系列片《馬可·波羅》(中國與意大利合拍)中扮演元世祖忽必烈。1982年意大利觀眾投票選舉他為當年最佳電視演員,1983年意大利電視頒獎大會上授予他最佳男主角獎。他的表演鮮明、深刻、含蓄,融粗獷與細膩為一體。他善於剖析角色、捕捉人物的性格特征,並以鮮明的外部動作體現出來。此外,他在中外戲劇交流上作出過多方面的貢獻。50年代曾翻譯出版K.S.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奧賽羅導演計劃》。後又翻譯劇本《咖啡店的政客》、《甘蔗田》、《請君入甕》、《推銷員之死》等,還將中國劇作《茶館》、《王昭君》、《傢》等譯成英文。他曾於80年代兩度應邀赴美國密蘇裡大學講學,並為戲劇系學生及州立劇院導演瞭話劇《傢》,在美國公演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