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亞科犛牛屬的一種。在中更新世時期,從北美阿拉斯加到東西伯利亞、蒙古共和國、哈薩克斯坦及中國東北一帶均有野犛牛分佈。現生種隻分佈於青藏高原以及毗鄰的中國新疆南部、喀什米爾的拉達克等地區。體長2~3米,尾長37~46釐米,肩高1.3米以上,體重約1 000千克;軀體強健,頸短,頭大,額長而平,四肢短粗;雌雄均具角;全身褐黑色或棕黑色;體側、胸部、肩部、四肢上部和尾部密生長毛,尤其體側的毛被幾可及地。系青藏高原特產。通常棲息於海拔4  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區,有時到6 000多米處憩息,喜在山嶺或山間盆地四周活動。由於體毛厚密,性喜寒而畏熱。在高寒荒漠與高寒荒漠草原中能吃粗硬的牧草(如苔草類),若食物被雪覆蓋,能用前蹄扒出。夏季結成幾十頭或幾百頭的大群。老犛牛獨居生活或數頭結群活動。母獸每胎一仔,妊娠期約250天。

  野犛牛是傢犛牛的祖先,但軀體比傢犛牛大得多。與傢犛牛配種,後代體格健壯,發育快,是改良傢犛牛品種的重要手段。屬國傢一級保護動物和《瀕危動物植物野生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Ⅰ,且被世界自然保護同盟(IUCN)列為易危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