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遺傳物質嘧啶核苷酸的合成(或分解)缺陷所致病變。嘧啶嘌呤是構成人體核苷酸中的堿基。組成DNA分子的嘧啶主要為胸腺嘧啶胞嘧啶,組成RNA分子的嘧啶主要為尿嘧啶及胞嘧啶。因此,嘧啶代謝障礙會影響到遺傳資訊的保留及傳遞。

  遺傳性嘧啶代謝病主要指一種嘧啶核苷酸合成缺陷疾病,即遺傳性乳清酸尿癥。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而嘧啶核苷酸分解缺陷所致代謝酶缺乏性疾病(二氫嘧啶脫氫酶缺乏、二氫嘧啶酶缺乏及嘧啶5–核苷酸酶缺乏)較少見。

  病因 尿嘧啶核苷一磷酸(UMP)的合成分兩步:第一步,乳清酸轉變為乳清酸一磷酸(OMP),需乳清酸磷酸核糖轉移酶(OPRT);第二步,乳清酸一磷酸脫羧為尿嘧啶核苷一磷酸,需乳清酸脫羧酶(ODC)。乳清酸尿癥患兒這兩種酶均缺乏,代謝的阻斷產生大量的乳清酸,及嘧啶核苷酸缺乏。嘧啶核苷酸缺乏會導致細胞分化減少,造成巨細胞貧血及生長發育遲緩。這兩種酶活性作用於同一多肽的不同區域,為同一編碼基因。

  臨床表現 出生後數周或數月出現巨細胞貧血。外周血塗片可見紅細胞大小不均,異形紅細胞及中度著色不足。特點是用鐵劑、葉酸或維生素B12治療無反應。

  診斷 嬰兒尿中乳清酸明顯升高,為成人(正常值1~1.5毫克/24小時)的200~1 000倍。可測紅細胞中酶活性,磷酸核糖轉移酶及乳清酸脫羧酶均缺乏。

  治療 酶的缺陷可給患兒補充尿嘧啶核苷,尿嘧啶核苷通過尿嘧啶核苷激酶的作用可轉變為UMP。開始劑量100~150毫克/千克,在24小時內給完,可迅速觀察到血象改變,並可促進生長。以後的劑量應根據能達到患兒尿中排出的乳清酸最少而調整。得到及時治療的病例能正常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