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湖北省轄縣級市。位於省境西北部,漢江中遊。面積2 115平方千米。人口51萬(2010),以漢族為主,還有蒙古、回、滿、土傢等13個少數民族。市人民政府駐鄢城街道。漢惠帝三年(前192)改鄢縣為宜城縣,後幾易其制,唐複改宜城縣,至1944年改稱自忠縣,1949年複稱宜城縣。1994年撤縣設立縣級宜城市。1995年改為由省轄,襄樊市(今襄陽市)代管。市境東為洪山餘脈,西為低山丘陵,中為平原崗地。屬亞熱帶大陸性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溫和,降水豐富,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7℃。平均年降水量913.7毫米。礦產資源以磷、矽石、大理石、耐火黏土、白雲石、石灰巖、膨潤土、礦泉水等儲量豐富。工業發展現已形成紡織、精細化工、建材、糧油加工、食品飲料、機械加工等支柱產業。農業以糧食、棉花、油料、林果、畜禽養殖、水產養殖等為主。焦柳鐵路及國道207線、316線等主要幹線公路通過市境,還有漢江、蠻河水運。名勝古跡主要有楚皇城遺址東周車馬坑宋玉故居及墓地、唐隱士龐(蘊)居洞等,紀念地有張自忠同難官兵墓碑及張公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