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30年代初英商在中國設立的壟斷企業。成立於1832年7月1日。創辦人為查頓馬地臣(又譯孖地臣)。兩人從19世紀20年代起即自備快艇販運鴉片。怡和洋行成立之後,更與英大鴉片商顛地一起,壟斷中國沿海一帶的鴉片走私貿易。

1895年在上海創辦的怡和棉紡廠

  1839年,因中國禁煙運動風聲日緊,查頓在林則徐抵粵之前回英。林則徐深惡其人,曾雲:鴉片之到處流行,實以該夷為禍首。馬地臣則於1840年被林則徐驅逐回國。英國在鴉片戰爭中的軍事侵略決策,大多根據這兩人提供的情報。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怡和洋行於1842年將總公司從廣州遷至香港。1843年上海怡和洋行成立,除繼續走私鴉片外,還為英印各廠商經營代理業務,出口中國絲茶,與倫敦聯號馬地臣公司(主要成員皆為怡和洋行回國人員)共同經營各項銀行、保險、匯兌、票據經紀人業務。1872年以後因鴉片進貨價格敵不過在印度有深厚基礎的沙遜集團,放棄對華鴉片貿易,逐步轉入貿易服務性行業。1872年在上海設立公和祥碼頭公司,1873年創設香港火險公司,1882年正式成立怡和輪船公司,並在香港、上海等地設立碼頭、倉庫等。以後通過清內務府和李鴻章等關系,以中國關稅作保證,在倫敦籌集資金對中國發放各種借款。《馬關條約》簽訂的當年(1895),即在上海籌建怡和棉紡廠(見圖)。1898年與匯豐銀行合資設立中英銀公司,先後貸款建造京沈、滬寧、滬杭甬、廣九等鐵路,控制近代中國的鐵路投資,後又贊助英商福公司投資礦業。1902年在上海開設怡和冷氣堆棧。1923年創立怡和機器有限公司,經營機器進口業務。1930年在上海設立怡和麥酒釀造廠。抗日戰爭前,除上海、香港外,還在漢口、青島、天津、長沙、重慶、宜昌、九江、南京、廣州、汕頭、蕪湖、福州等地設有分支機構,成為英國在遠東的最大財團。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怡和洋行在中國大陸的業務和機構全部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