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宗教教派。該教信仰者在默禱天地時,點燃一炷香,香滅,則祈禱結束,故名一炷香教。教內除瞭個別支派叫一炷香五葷教天門教添門教外,還有稱好話道如意教、平心教、摩摩教、一炷香天爺教等名目。創始人董吉升。

  一炷香教重視儒傢“忠孝”倫理,並註重吸收道教存神養氣、性命命雙修的理論。其修煉宗旨與道教內丹相同,因此儒道結合的異常緊密是該教的一大特征。教內沒有嚴密的組織機構和層次分明的教階制度,把道情演變而成民間宗教的說唱形式,以口口相傳的歌訣及唱誦時的特定韻律,進行佈教、傳教及交流信徒間的宗教情感活動。用跪一炷香的方法,在靜默中凈心遣慮。又用向北叩頭、跪拜首過等種種“醫道”方法,為民眾“解除”病患。此外,以道觀為活動中心,在觀中,一炷香教也註重道場儀式,建立天地臺,以供齋醮用。教團成員多為農戶,每值農閑時機,農戶們自發地組織起來,自備食水,走鄉串村,演唱《勸世歌詞》、《克心記》、《父母恩理應贊念》之類的勸善歌詞,勸人行善;為民做道場法會,“祈福禳災”。一炷香教的這個深入社會底層民眾的佈教傳教形式,既吸引瞭民眾,又擴大瞭影響。

  一炷香教具有道教世俗化教派的特點,更註重宗教本身的活動,很少參與政治運動,因此能在長達3個世紀的發展中,傳承七代,遍及華北、東北地區。教內有一部《排頭記》,記載一炷香教內傳承譜系。清道光年間遭政府查處,教勢日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