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瑤族舞蹈作品。戴愛蓮根據瑤族祭神樂舞改編,1946年1月21日由戴愛蓮以獨舞的形式首演於重慶志新英-德語學校籌募基金的音樂舞蹈大會。1946年3月6日又以三人舞的形式,由戴愛蓮、彭松隆徵丘在重慶育才學校舉辦的邊疆音樂舞蹈大會上表演。全舞無伴奏,合著祭祀的歌唱舞蹈。舞臺中心置放一面瑤族祭祀用的大鼓,兩男一女身著瑤族服飾的演員圍繞著大鼓,擊鼓、搖鈴、交錯穿行而舞。動作粗獷,氣氛氛莊嚴神秘。《瑤人之鼓》是戴愛蓮於1945年夏天與畫傢葉淺予一起,深入川北、西康等地采風之後創作的優秀之作,被認為是中國現代舞蹈傢創造性地將民族民間舞蹈搬上舞臺的早期代表性作品,在中國現代舞蹈史上產生過重要的影響。

1946年重慶邊疆音樂舞蹈大會的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