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長江下遊津渡。在今江蘇邗江南濱江。有揚子橋。地當運河與長江之會,為揚州、京口(今鎮江市)間長江重要津渡。隋大業七年(611)煬帝在揚州江都縣“上釣臺,臨揚子津,大宴百僚”,自江都乘龍舟,由通濟渠,還涿郡。並於此置揚子宮。此段江面也因此稱揚子江。唐永淳元年(682)在揚子津北濱江地置揚子縣。開元(713~741)以後,江濱積沙二十餘裏,南北津渡為瓜洲沙洲所隔。二十五年(7337)潤州(治今鎮江市)刺史齊澣開伊婁河二十五裡,自京口穿瓜洲至揚子津,立埭。仍為南北要津。金元時南侵南宋,均曾達揚子津、橋。今離江已遠,然南北交通仍必經揚子津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