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元朝中期的田畝、錢糧清查。經理,即查核田土頃畝、理算租稅錢糧。當時江南富豪和諸王、寺觀等大量隱占官、民田產,強者田多稅少,弱者產去稅存,賦役不均,嚴重影響政府的財政收入。仁宗延祐元年(1314),為檢括漏隱田產,追徵稅賦,增加財源,採納中書平章政事章閭(一作張驢)的建議,分別派章閭、你咱馬丁、陳士英等往江浙、江西、河南三省經理,命行禦史臺分臺鎮遏,樞密院以軍防護。其法:出榜示民,限四十日內赴官府申報本本戶所有田土畝數,重新登記,作為征收租稅的依據;如有欺隱,許知情者告發,依法論罪。由於各級官吏貪刻,且與地方富豪互相勾結,延祐經理成瞭流毒三省的一項暴政,至有逼死人命及拆毀民屋、發掘民墓以虛張頃畝之事。江西贛州一路受害最深。延祐二年寧都州民蔡五九聚眾起兵,兩次包圍州城。八月初元軍破圍,蔡五九退入山中稱王。不久,所據山洞被破,又移兵攻汀州路寧化縣,福建震動。九月,江浙、江西兩省元軍合力剿捕,擒殺蔡五九,起義失敗。同年,仁宗被迫下詔,凡在三省經理中查出的漏隱田土,免征租稅三年。五年,又下詔罷河南新括民田,依舊例輸稅;江西部分地區因民眾反抗,亦曾詔免新稅。但實際上,許多地方都以這次經理確定的田土畝積登入籍冊,作為征收賦稅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