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核子物理學傢。生於漢堡,卒於海德堡。1933年獲漢堡大學理學博士學位。先後任漢堡大學(1933~1941)、漢諾威工學院(1941~1949)、海德堡大學(1949~1955)教授,海德堡大學理學院院長(1954~1955)。1955~1973年任德國《物理雜誌》編輯。

  延森1947年與人合作研究在晶體和分子中核輻射的反射分佈,研究有關核殼層結構的一些經驗證據。1949年,他與美國邁耶夫人各自獨立提出原子核殼層結構模型。殼層模型主張不應該將原子核理解為質子和中子的任意集合,而應理解為不同半徑的殼層或球層結構,每層佈滿質子和中子。殼層結構可相當好地解釋大多數核基態的自旋和宇稱,對核的基態磁矩也可得到與實驗大致相符的結果。為此,他與邁耶夫人、E.P.維格納同獲196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