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經》的組成部分。其中包括《小雅》74篇、《大雅》31篇,共105篇,合稱“二雅”。

宋代馬和之作小雅鹿鳴之什卷(局部,故宮博物院藏)

  關於《雅》的解釋,近代學者多從音樂方面加以說明:““雅”是“正”的意思,在音樂中就是指“正樂”。“正樂”相對於地方音樂而言,是指周天子建都的王城附近的音樂。至於為什麼把“正樂”稱為“雅”,這與古代“雅言”的說法有關。因為王城附近的通行語為“雅言”,因此,王畿之樂也就稱為“雅樂”,簡稱為“雅”瞭。所以,《詩經》中的《雅》就是指配有王畿之樂即“正樂”的詩歌。《大雅》、《小雅》之分,可能與產生時代的早晚和音樂變化有關。

  關於《雅》的創作年代和作者,大致可以認為,《大雅》中的大部分產生於西周初期,小部分產生於西周後期;《小雅》中有少量作品產生於西周初期,大部分產生於西周末年和春秋時期。《小雅》中除少數民間歌謠之外,大部分作品都是各級貴族的創作。《大雅》幾乎全都是貴族的作品。從有些《雅》詩的結尾點明作者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雅》詩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具有多方面的意義和價值:①忠實記錄瞭周民族創業和開國的歷史。《大雅》中的《生民》、《公劉》、《緜》、《皇矣》和《大明》號稱5篇史詩,從周民族祖先的誕生寫起,中經業績的開創和發展,直至推翻商紂王,建立周朝,全面地再現瞭自公元前21世紀至前11世紀周人的社會歷史生活,填補瞭中國古代史詩創作的空白。②抨擊奸佞,針砭時弊,揭露黑暗腐朽的社會現實。反映這一內容的《雅》詩很多,《大雅·桑柔》直接指斥周厲王為政暴虐,執政大臣貪殘害國。《大雅·瞻卬》對寵信褒姒,禍國殃民的周幽王進行瞭尖銳的諷刺和痛斥。《小雅·正月》揭露瞭上層統治者的腐朽和殘暴。這些作品都反映瞭統治階級內部的尖銳矛盾。③敘寫和贊美農事及其成就。《小雅》中的農事詩《楚茨》、《甫田》和《大田》,詳盡敘寫從春種到秋收的具體過程,這實際也是對農事及其巨大成就的贊美,贊美他們開發自然獲取豐收的進取精神和發展農業的偉大貢獻,字裡行間充滿自豪之情。④反映宴飲及人際交往中的禮樂文明。《雅》中的宴飲詩,如《小雅·鹿鳴》、《小雅·常棣》和《大雅·行葦》等敘寫君臣、親友宴飲,表現瞭尊卑有序,長幼有禮,文質彬彬的禮樂文明風貌。宴飲詩既體現瞭重禮儀、尚親情、篤友誼的禮樂文明,又表現瞭粉飾太平、追求享樂的思想傾向。⑤表現勞動人民的痛苦和災難。《雅》中也包含一些民間歌謠,這些歌謠反映瞭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況和呼聲。《小雅·苕之華》表現他們在死亡線上艱難掙紮和痛苦欲絕的呼號。《小雅·何草不黃》反映征夫對於兵役、徭役帶給他們的深重災難的強烈不滿和憤怒。

  此外,《雅》詩中的戀歌和怨歌,表現瞭情人之間的愛慕、思念以及婚姻、傢庭的不幸等。

  《雅》詩一般篇幅較長,如《大雅·抑》長達12章,114句。佈局嚴謹,章法完密,用韻整齊。一般說來,《雅》詩的語言不如《國風》通俗易懂,且多抽象議論,但有些詩寫得也很形象生動,《小雅·無羊》寫人、畜的動態,牛羊的健壯、馴良,牧人技術的高明,以及對於豐收的向往,都寫得栩栩如生,十分傳神。在藝術風格上,《雅》詩莊重而舒緩,表現出典重文雅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