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魏晉時期出現的一種崇尚老莊哲學的思潮。“玄”這一概念,最早出現於《老子》:“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揚雄也講玄,他在《太玄·玄摛》說:“玄者,幽摛萬類,不見形者也。”王弼《老子指略》說:“玄,謂之深者也。”玄學即是研究幽深玄遠問題的學說。魏晉時人們註重對《老子》、《莊子》和《周易》三部典籍的研究,將其並稱為“三玄”;而《老子》、《莊子》則被視為“玄宗”。其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象等。

  產生 玄學之所以產生於魏晉時期並發展為主流思潮,有其深刻的社會與思想根源:①它是在漢代儒學衰落的基礎上,為瞭彌補儒學的不足而產生的。由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到班固的《白虎通義》的儒傢思想是漢代占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由皇帝欽定並頒佈天下,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東漢末年爆發的黃巾起義,摧毀瞭東漢王朝,也使儒學受到沉重打擊,隨之兩漢經學衰落。由於漢代經學煩瑣的經註使人不得要領,魏晉時期就不能再沿用它,必須建立新的理論來克服這些毛病。魏晉玄學以簡約精致的思辨哲學而著稱,一方面它在政治上繼承瞭漢儒尊崇孔子的思想,另一方面在哲學上拋棄瞭漢代天人感應的說教,用改造瞭的老莊哲學對儒傢名教作新的理論上的論證,從而調和瞭儒道兩者的思想,彌補瞭漢代儒學的不足。②它是漢代道傢思想黃老之學演變發展的產物。兩漢時代除官方儒學外,道傢思想也有很大發展。西漢初年的黃老之學曾經一度贏得瞭統治地位,成為官方支持的哲學。自漢武帝獨尊儒學之後,道傢受到排斥。但道傢思想並未因此窒息,繼續得到發展,例如西漢末年的嚴遵、揚雄、桓譚和東漢的王充、仲長統等,他們在反對官方儒學說教時,一般都在不同程度上吸取瞭老子清靜無為的“道德”學說。一般說來,漢代的道傢思想有兩個特點,一是崇尚自然無為,二是維護尊卑上下的等級制度(即名教)。魏晉玄學抓住瞭這兩個特點,展開瞭自然與名教之辯,用道傢的自然無為學說來論證貴賤等級制度的合理性,調和儒道兩傢的思想。③它是由漢末魏初的清談直接演變的產物,所以玄學被稱為談玄(清談老莊)或“玄談”。漢末魏初的清談,一般偏重於人物的品題和與人物品題有關的才性問題的討論。東漢末年外戚、宦官弄權,朝政腐敗,一些知識分子各樹朋黨、互相吹捧,以求取聲名與官祿,自此臧否人物成為風氣。之後,清談由品評具體人物發展為討論才性問題與聖人標準問題,從而產生瞭魏代的才性之學。劉劭的《人物志》提出瞭監察人物必須首先要弄清人的材質問題。劉劭的才性之學直探人物的本質,為魏晉玄學的產生開辟瞭道路。何晏、王弼的玄學清談更從抽象的角度,遠離人物品題及才性等具體問題的討論,躍進到宇宙觀的高度,直探世界的本質,並用老子的虛無哲學來解釋世界的本體,用老子的無為政治來補充儒傢的名教之治,對以往清談思想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基本特點 玄學思想雖然繼承瞭先秦的老莊哲學,但與老莊哲學又不盡相同。其特點為:①以“三玄”為主要研究對象。玄學傢一般以研究《老子》與《莊子》為主,同時亦研究《周易》,並以《老子》、《莊子》註解《周易》。在玄學傢那裡解釋的易學,已經不是先秦時的易學,也不是漢儒象數學的易學,而是老莊化瞭的玄學的易學。②以辯證“有無”問題為中心。魏晉玄學把老莊哲學中的“有無”問題當作討論的中心課題,以何晏、王弼為代表的玄學貴無派把“無”當作世界的本根。崇有論者裴𬱟則反對貴無思想,否認無能生有,認為有是自生的,自生之物以有為體。郭象也反對無能生有,提倡萬物自生獨化之說。③以探究世界本體為其哲學的基本內容。秦漢時期的哲學註重宇宙生成問題,魏晉玄學主要探討宇宙本體問題。玄學貴無派把“無”當作“有”的存在根據,提出瞭“以無為本”的思想。他們認為,在形形色色、多樣性的現象背後、之上,必有一個同一的本體,否則多樣性的現象就雜亂無章無以統一,並認為這個本體即是無。在他們看來,“有”不能作為自身存在的根據,“有”隻能依賴於本體“無”才能存在。郭象反對“無中生有”說,亦反對有必“以無為體”說,主張有的自生說,並認為“有”是各個獨自存在的,不需要一個“無”作為自己的本體。④以解決名教與自然的關系問題為其哲學目的。先秦的老莊學以崇尚自然、反對有為為基本特征;而魏晉玄學的老莊學,除阮籍、嵇康外,主要是以調和儒道、調和自然與名教為根本目的。王弼以老解儒的方法註《周易》與《論語》,把儒道兩者調和起來;他從本末有無的哲學理論出發,認為名教是“末”,自然(即“無”或“道”)是“本”,名教是自然的必然表現,兩者是本末體用的關系,是統一的。郭象提出瞭名教即自然的理論,認為“聖人雖在廟堂之上,然其心無異於山林之中”,並把身在廟堂從事名教政務、然其心則逍遙無為,叫作“遊外弘內”,所以道傢的自然與儒傢的名教是一致的。阮籍、嵇康的老莊學與王弼、郭象的玄學有所不同,表現瞭反儒的傾向。嵇康聲稱“每非湯武,而薄周孔”,提出瞭“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張。阮籍諷刺儒傢之徒是“行不敢離縫際,動不敢出褌襠,自以為得絕墨也”。然而阮籍、嵇康反儒主要是反對司馬氏集團宣揚的虛偽的儒傢禮教,他們並不反對維護社會綱常名教,所以又都各自強調儒傢禮樂的作用,認為真正的禮樂教化可以達到移風易俗的目的。⑤以“得意忘言”為方法。玄學的主要代表王弼、郭象等針對漢儒支離煩瑣的解經方法,強調在論證問題時應註意把握義理,反對執著言、象,提出“得意忘言”、“寄言出意”的方法。但在魏晉時期,對言意關系的理解分歧較大,大致有以下3種觀點:ⓐ荀粲(約209~238)的“言不盡意”論。認為儒傢經典都是聖人之秕糠,如象外之意、系表之言,蘊而不出,因此言不能盡意。ⓑ王弼的“得意忘言”論。強調體認問題主要是把握義理,而不必執著言象。這對提高理論思維水平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有否認言、象在深化義理認識中作用的傾向。歐陽建的“言盡意論”。認為“理得於心,非言不暢;物定於彼,非名不辨”,主張言能盡意。⑥以“辨名析理”為其哲學的思維形式。魏晉玄學傢重名理之辯,善作概念的分析與推理,因此玄學的思辨性很強,辨析名理成為玄學哲學思維形式的基本特征之一。

  發展階段 魏晉玄學的發展大致分為4個階段:①魏代的“正始之音”,屬玄學的開創時期。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與王弼。這時的玄學以老學為主。他們認為整個世界“以無為本”、“以有為末”,“無”是世界的本體,“有”為各種具體的存在物,是本體“無”的表現;並認為世界的本體“無”是絕對靜止的,現象的“有”是千變萬化的,運動著的萬有最後必須返本,歸於“虛靜”。他們崇尚老子的無為而治,認為儒傢的名教出於道傢的自然,治理社會要以道傢的自然無為為本,以儒傢的名教為末,主張調和儒道兩傢的思想。②竹林時期。主要代表人物為阮籍與嵇康。他們從道教自然無為思想出發,提出瞭“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張,帶有強烈的反儒傾向。同時他們又都欣賞莊子的逍遙思想,希圖以此反抗司馬氏的強權政治。所以他們在老學之外,同時重視對莊學的研究。阮籍、嵇康的老莊學,為玄學從老學向莊學的過渡起瞭承前啟後的作用。③西晉元康時期。代表人物是郭象。郭象的玄學以莊學為主,以反對何晏、王弼貴無論玄學的面目出現,提出瞭自己的玄學崇有論思想。他主張“有”之自生獨化說,以此否定“無中生有”說和“以無為本”說,認為“有”是自生自化的,並不需要一個“無”作自己存在的依據。他割裂瞭事物之間的聯系,把自生獨化說成各自孤立的毫無聯系的東西,得出瞭“獨化於玄冥之境”的思想。郭象提倡名教即自然的儒道合一說,認為逍遙遊外與從事名教事務本是一回事,因此逍遙並不需要遁世。④玄佛合流時期。西晉短暫統一之後,從永嘉衰亂至東晉時代,社會處於動蕩和分裂之中,給佛教的發展提供瞭良好的土壤,但初傳、滋長階段的佛教佛典未備,佛理未明,然而佛教的大乘空宗思想與老莊玄學思想類似,一個講“空”,一個講“無”。在玄學盛行的形勢下,佛教徒們紛紛以玄學來解釋印度大乘般若學空義,於是產生瞭玄學化佛教。它的代表人物有道安、支遁等。以後僧肇著有《不真空論》與《物不遷論》等文,以佛學的角度從思想上對魏晉玄學作瞭總結。他認為玄學的貴無思想與崇有思想都是各執一偏的理論,真諦應當是合有無為一。“雖有而不有”,“雖無而非無”,“有無異稱,其致一也”。這是說,從真諦說萬物性空為無,但無並不絕虛,還有著因緣和合而生的假有;從俗諦說萬物為有,但有是因緣所生的假有,其性為空,並不是真有。所以萬物應當是亦有亦無、有無一如的。僧肇的佛教玄學完成瞭魏晉玄學思維三段式的發展過程,即從貴無到崇有再到合有無為一的過程。

  歷史地位 魏晉玄學在中國哲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僅上承先秦兩漢的道傢思想,克服瞭漢代經學的弊病,開創瞭糅合儒道學說的一個新的哲學時期,還對爾後的佛學,乃至宋明理學都產生深遠影響。它提出的“本末”、“體用”等宇宙本體思想,與西漢討論宇宙生成論的哲學相比,在理論思維上是一種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