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出現的散文體式。由梁啟超在報章雜誌上創立,因發皇於早期《新民叢報》而得名,又稱新文體報章體

  清代文壇原以桐城派為正宗。梁啟超“夙不喜桐城派古文”,1896年創辦《時務報》時,繼承龔自珍、魏源“以經術作政論”的傳統,為報刊文體開闢新的道路。戊戌政變後,梁氏逃亡日本,編《清議報》,1902年起又主辦《新民叢報》、《新小說》等,專以思想啟蒙、宣傳愛國主義為業。他受受日本德富蘇峰等人善於表現“歐西文思”的報刊文的影響,提出文界革命,刻意進行文體改革。他的政論文如《過渡時代論》、《少年中國說》、《新民說》,雜文如《飲冰室自由書》、《說希望》、《呵旁觀者文》,史傳文如《戊戌政變記》、《羅蘭夫人傳》、《意大利建國三傑傳》等,均為新民體的代表作,半文半白,半雅半俗,洋洋灑灑,極言竭論,感情飽滿,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鼓動性,“學者競效之,號新文體”。新民體打破古文宗派傢法的束縛,創造瞭一種適於傳播啟蒙思想、形式自由暢達的新體散文,取代桐城派的統治地位而盛行於20世紀初的文壇。黃遵憲曾盛贊《新民叢報》文章的巨大影響:“中國四五十傢之報,無一非助公之舌戰,拾公之牙慧者,乃至新譯之名詞,杜撰之語言,大吏之奏折,試官之題目,亦剿襲而用之”;“舉西東文明大國國權民權之說,輸入於中國,以為新民倡,以為中國光”,“震驚一世,鼓動群倫”(《致新民師函丈書》)。

  新民體主要是一種報章文體,產生於思想啟蒙初期,不免有“粗率淺薄” 的缺點,也沒有完全擺脫文言氣息。1905年後,立憲派和革命派分別以《新民叢報》和《民報》為主要陣地展開論戰,雙方的文章雖然仍具有新文體的特征,但已趨於向更註重邏輯嚴密的政論文發展。因此,新民體仍屬於雜文學意義上的“文”,是中國傳統文言文的一次解放,成為文言文變革為現代散文的過渡性文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