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政治傢、思想傢梁啟超的代表論著。於1902~1904年刊發在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創辦的《新民叢報》上。後被收入《飲冰室合集》,由上海中華書局於1936年出版。中華書局曾多次發行其影印本。1994年由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新民說》單行本。

  梁啟超的《新民說》,從思想道德方面尋找當時中國腐敗墮落的根源,以改造、提高國民素質,從而達到復興中華的目的。他強調,中國貧窮落後的根本原因在於國民素素質低下,國傢富強直接依賴於民眾的覺悟和能力,從而指出培養符合時代需要的“新民”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要提高國民的覺悟和能力,造就“新民”,具體途徑是“淬厲其所有而新之”和“采補其本無而新之”。梁啟超認為,“新民”應該有獨立自主的主體意識、利群愛國的公德意識,進取冒險的精神品格。《新民說》為當時中國的改革提供瞭一種新的思路,造成瞭較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