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放射化學傢。生於四川郫縣,卒於北京。193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化學系。1947年赴美留學,1951年獲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博士學位,從事放射化學研究。1955年回國,繼續從事放射化學和人工放射性核素製備的研究。歷任北京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員、同位素製備研究室主任、同位素生產研究部主任,中國化學會理事,中國核學會第一屆常務理事,中國原子能農學會副理事長。1956年兼任北京大學教授。曾任核工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兼同位素組組長,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技技術委員會常務委員兼同位素組組長、同位素生產研究所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核學會常務理事兼科普工作委員會主任、同位素學會理事長,《核化學與放射化學》雜志副主編。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肖倫多年從事放射化學和同位素研究。他在美國留學期間發現瞭新的放射性核素185Wm183Ta、185Ta等,是中國人工放射性同位素事業的奠基人。在指導軍用和民用放射性核素以及特種軍用放射源的研究、開發和生產方面作出貢獻,獲核工業部頒發的“作出貢獻榮譽證書”。已發表的主要論文有《鈮–99、鉭–185、鎢–185m的放射性丙種射線導致新的放射性同位素》(1950)、《放射性生長系統學的研究》(1961)、《南極洲冰樣中微量元素的儀器中子活化分析》(198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