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石窟。位於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的鼓山。北齊時開鑿,包括北響堂南響堂小響堂水浴寺)3處。北響堂現存8窟,南響堂存有7窟,小響堂存2窟,總計有造像4 000餘尊,並有北齊石刻佛經。20世紀初,石窟遭嚴重破壞,佛像頭部大都被盜鑿,不少雕刻精品散失在日本和歐美各國。1961年國務院公佈響堂山石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圖1 北響堂第7窟石雕佛像與窟頂雕繪裝飾

圖2 北響堂中洞窟門外側壁菩薩像 (菩薩頭戴寶冠,面相豐圓,佩戴華麗項圈和瓔珞,上身袒露,下身露臍著裙,身體粗壯,為典型的北齊造像風格)

  北齊洞窟方形平面,平頂,分中心塔柱式和三壁開龕式兩種。窟前大多雕仿磚木結構前廊,上雕覆缽式塔頂,形成獨具特色的塔形窟。北響堂第7窟(北洞)規模最大,雕刻最精(圖1)。中心塔柱三面開龕,後面鑿禮拜道,龕內造像為一佛二菩薩。下部基座雕火焰紋小龕,內雕甲胄裝神王像。窟內四壁均雕覆缽式塔形龕,以跪狀怪獸承托龕柱。窟門兩側殘存淺浮雕禮佛圖。南響堂第1、2窟前壁有最早的大型西方凈土變浮雕。北響堂第3窟(南洞)、南響堂第1、2、4窟均刻佛經。其中南洞有武平三年(572)晉昌郡開國公唐邕寫經碑。將佛經刻於窟內是響堂山石窟特色之一。響堂山石窟雕刻精美,顯示瞭皇傢雕刻的宏偉氣勢。在雕刻技法和人物造型上與北魏晚期明顯不同,側重於表現人物豐腴健壯的體態,手法寫實,成為北齊佛教雕刻的范本(圖2),在中國雕塑藝術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