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港島。位於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南部,珠江口東南側,北鄰九龍半島。中國南方重要出海門戶,也是世界著名商港。秦屬南海郡番禺縣,東晉屬寶安縣,唐屬東莞縣,明清屬新安縣。鴉片戰爭時期,清廷與英國侵略者簽訂《南京條約》割讓此島。因島之山腰有山路蜿蜒,由九龍南望,宛如婦女之裙帶,故曾名裙帶路;粵語裙帶與群大諧音,亦名群大路。宋代以後島為南粵香料集散地,運香料出口之地稱香港村(又名香江村)。今香港仔即屬香港村范圍,香港島之名始原於此。

  島呈東西走向,長15千米,寬11千米,岸線長84.25千米,面積75.97平方千米。地勢高峻,山巒起伏,主要山峰有15座,最高峰扯旗山(太平山)居西北部,海拔552米,山間多狹長谷地。鶴嘴半島、赤柱半島、深水角由北向南突出入海。主要由燕山三期花崗巖構成,另有燕山二期花崗閃長巖和燕山五期石英斑巖,並廣泛出露上侏羅統流紋斑巖、英安斑巖及凝灰巖。表層為赤紅壤,植被茂密,多為林地。屬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2.5℃,年降水量2 000~2 200毫米。3~4月多霧。夏季多臺風。島岸曲折多灣,主要港灣有大潭灣、赤柱灣、淺水灣、深水灣、香港仔海峽、筲箕灣。四周島嶼較多,主要有東龍洲、蒲臺群島、鴨脷洲、南丫島、青洲等。水道縱橫交錯。附近水域盛產真鯛、藍圓鰺、魷魚等。

  宋代以前為漁民臨時棲息之地,繼為莞香集散地,1841年開埠後發展迅速。現為香港地區政治、經濟、交通中心,分設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南區,人口133.5萬(2001),居民多集中於北部沿岸的香港市區。工業以紡織、制衣、電子、玩具、塑料制品、鐘表等為主,多集中在東區和南區,中西區和灣仔區為金融業、商業集中地。商業繁榮,有“東方百貨總匯”和“購物者的天堂”之稱。島北九龍的啟德機場已於1998年7月5日由新建的香港國際機場所取代。維多利亞港為世界上最優良的天然海港之一,面積59.5平方千米,水深約10.9米,內有3個大海灣、兩個避風塘和海軍基地,有碼頭數十座、萬噸級泊位70多個,葵湧集裝箱碼頭為世界三大集裝箱碼頭之一。公路貫穿於沿岸和山谷間,總長376千米。海底隧道和地下鐵路北通九龍。香港大學坐落在中西區。

  香港島是亞太地區新興的旅遊中心。著名遊覽地有山頂公園、海洋公園、迪斯尼樂園、淺水灣海灘公園、太白海鮮舫、香港仔、大潭、鶴嘴半島等郊野公園、虎豹別墅公園,以及扯旗山、跑馬場等。主要古跡有大浪石刻和銅鑼灣天後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