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美數學傢。生於江蘇泰州。1950年畢業於山東大學數學系,後考入浙江大學教學研究所,師從數學傢陳建功。1952年畢業後任教於復旦大學,1954年任講師,1956年任副教授,1957年被派往蘇聯進修,為時1年。1977年升為教授。先後任復旦大學數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數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數學會理事長等職。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2年以後去美國工作,先後在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作訪問問研究員,在艾奧瓦大學、俄亥俄大學和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作訪問教授,1984年任范德比爾特大學終身教授。研究工作涉及函數論、泛函分析、算子理論等多個領域。在函數論方面證實瞭G.M.戈盧津的兩個猜測,建立擬共形映射的參數表示法,在泛函分析方面建立帶對合的賦半范環論局部有界拓撲代數理論,並系統地建立瞭擬不變測度理論。首先建立非正常算子的奇異積分算子模型。對條件正定廣義函數和在無限維系統的實現理論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建立瞭次正常算子組的解析模型,引進算子組的“夏氏譜”。對有限型亞正常算子進行系統而深入的研究。對海森伯交換關系的攝動取得有創見性的成果。在現代數學物理方面,對帶不定尺度的散射問題等獲創見性成果。有《亞正常算子譜理論》(1983,國外出版的外文版)、《無限維空間上測度和積分理論》(1965年國內版和1972年美國出版的外文版)、《線性算子譜理論(Ⅰ)》(1983)和《線性算子譜理論(Ⅱ)》(1987,與嚴紹宗合著)等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