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代畫傢。一作夏㫤。幼傢貧,繼舅父改姓朱,名昶,號自在居士,又號玉峰。江蘇昆山人。永樂十三年(1415)登進士,後複夏姓,成祖為之更名㫤,字仲昭。後選庶起士,善書法,永樂二十年授中書舍人。宣德六年(1431)升為吏部考功主事。曾任江西瑞州知府。後為太常寺少卿。天順元年(1457)告歸。待人坦率平易,不拘小節,風流文雅。善畫墨竹,初師王紱,後融會吳鎮、、倪瓚畫法,形成自己的風格。其畫講究法度,結構嚴謹,起筆收筆均以楷書入畫,筆墨厚重,又具瀟灑清潤之趣。畫竹主張一氣畫成,畫巨幅尤須如此。強調勤學苦練,曾自述畫竹30餘年,方知一二。經常杜門專心作畫,不接來客。極自珍惜,從不輕易為人落墨。亦能畫人物,有《野林大士圖》傳世。《湘江風雨圖》(故宮博物院藏),用水墨畫叢竹坡石,枝葉紛披,臨風搖曳,筆勢挺勁瀟灑,一氣呵成,為他的代表作品。

《湘江風雨圖》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