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淺靜脈呈現擴張、伸長、彎曲的病理現象。多見於長期站立工作者,可一側或雙側發病。早期僅表現為行走或站立後腿部酸脹不適,踝部和足背水腫,後期於患肢皮下可見蚯蚓狀蜿蜒迂曲擴張的淺靜脈,直立時更明顯。若繼發靜脈炎、濕疹或潰瘍可嚴重影響勞動力及生活品質。主要發病因素為下肢靜脈內維持向心性單向血流的瓣膜的結構與功能不全,靜脈壁及其周圍的支援組織薄弱,長期站立形成的靜脈壓升高也是重要因素。因瓣膜功能喪失,站立時下肢靜脈血流緩慢,淤滯甚至逆流造成的組織缺氧,是各種晚期期並發癥發生的原因。輕癥及無癥狀者可穿用彈力襪減緩其發展。有癥狀或並發癥(皮炎、濕疹及潰瘍等)而影響勞動力者,應施行大隱靜脈高位結紮剝脫術。手術治療效果良好。

  另有繼發性下肢靜脈曲張,多因深靜脈血栓形成而閉塞或血流不暢,繼發淺靜脈曲張。此類繼發性下肢靜脈曲張是一種代償現象,絕不可與原發性下肢靜脈曲張等同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