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省無錫市轄區。位於長江三角洲腹地,江蘇省東南部,無錫市東北部。南臨太湖,北通長江,京杭運河、滬寧鐵路、錫澄運河穿境。面積454平方千米。人口68萬(2010)。區人民政府駐東亭街道。春秋時為吳都梅裏地。秦時屬會稽郡。漢高祖五年(西元前202)始設無錫縣,仍屬會稽郡。三國時,孫吳廢無錫縣。西晉太康二年(281)複置縣。元元貞元年(1295)升無錫為州。明洪武元年(1368))又降為縣。清雍正二年(1724)分無錫縣為無錫、金匱兩縣。民國元年(1912)又合二為一,復稱無錫縣。1949年4月析無錫城區為無錫市、鄉區為無錫縣。1995年撤銷無錫縣,設立錫山市。2000年撤銷錫山市,分設錫山區和惠山區,隸屬無錫市。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均溫15.5℃,平均年降水量1 000毫米。物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農業發達,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油菜等,水產養殖業和桑蠶業興盛。為近代民族工業和現代鄉鎮工業的發祥地,工業有機械、紡織、化肥、食品、建材、電器、工藝品等。文化歷史悠久。距今約7 000年的彭祖文化,是中國古代吳文化的發源地,名勝古跡有建於明嘉靖年間的羊尖宛山石塔、明代顧憲成的端居堂和同人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