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流體運動對化學轉化或物理化學轉化的影響,以及物理、化學因素對流體運動的影響等問題的交叉學科。它強調運用流體動力學關於黏性流動和湍流等方面的概念、方法和理論來解決若幹物理、化學問題,常常涉及具有物理或化學推動力(如濃度差、溫度差、表面張力和電場力等)的多相流動體系中的非均質過程,流動中往往伴有品質和熱量的傳遞以及化學反應或物理化學反應。該學科名稱是V.G.列維奇於1952年正式提出的,當時主要是基於電化學發展的需要,已成為研究化工、石油、冶金、能源、醫藥藥和環保等領域以及自然界許多重要流動和傳遞過程的一個理論基礎。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分散體系的流動(如氣泡、液滴的運動、聚並和破碎),界面和毛細運動(如液膜流動、表面波和射流霧化),電場中的流體運動(如電化學反應器、極譜、電泳和電滲析),以及有化學反應的流動等。此外,微重力場中的流動、晶體的生長和遷移、聚合物和生物流體的流動等亦屬於物理–化學流體力學的范疇。由於航空航天等高新技術的推動,該學科又有許多新的研究熱點,諸如超聲速燃燒、真實氣體效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