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漢晚期武氏傢族墓地石祠堂畫像石。位於山東嘉祥縣南武翟山,包括武梁祠、前石室、左石室三座祠堂和武氏闕。其中以武梁的祠堂為最早,從桓帝建和元年(147)歷數十年營造,故亦稱武梁祠畫像

武氏祠左石室後壁小龕西側畫像石

  武梁祠為單間結構,現存頂石,壁石共5塊,畫像近百幅,祠主武梁曾任州從事,卒於桓帝元嘉元年(151)。祠內畫像主要有古帝王、忠臣孝子,烈女和東王公、西王母等神話故事。下部刻車騎出行、傢居、庖廚等圖像,屋頂石底面刻祥瑞圖。前石室為雙開間單簷歇山頂結構,現存祠石16塊,祠主武榮為武梁之弟武開明之子,官至執金吾,約卒於靈帝建寧元年(168),現存畫像53幅。內容除神話故事及車騎出行,宴飲、百戲等之外,還有孔子見老子,荊軻刺秦王、孝子邢渠等歷史故事。西壁下方有大幅攻戰國、南壁小龕正面刻祠主人在樓閣中受人拜謁圖像。左石室形制與前石室相同,現存祠石17塊,畫像約40幅,過去有人認為祠主為武開明長子武斑,但存在爭議。題材內容突出的有周公輔成王,二桃殺三士、管仲射齊桓公及海神出行等。武氏闕建於桓帝建和元年(147),刻有仙人、禽獸、車騎、門吏、孔子見老子等圖像40餘幅。

  武氏祠畫像風格古樸,圖像用鑿紋減地平面線刻技法,佈局疏朗,主次分明,有些構圖十分宏大,故事性內容情節表現清楚,生動傳神。畫面內容各有榜題。武梁碑銘文中記有“良匠衛改雕文刻畫,羅列成行……”,武氏西闕銘“使石工孟孚、李丁卯造此闕,直錢十五萬”,是畫像石作品中留下設計者和工匠姓名的重要實例。

  武氏祠畫像早在北宋趙明誠《金石錄》、南宋洪適《隸釋》和《隸續》中即有著錄,以後又有海內外學者進行研究考證。是漢代畫像石中著名的代表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