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末戲曲作傢。常州宜興(今屬江蘇)人。初名壽元,字可先,號石渠。萬曆四十七年(1619)進士,授湖北蒲圻知縣,後歷任刑部主事、工部員外郎、福州知府、浙江鹽運司運判、江西吉安知府、江西提學副使。1644年明朝覆滅後追隨南明君主,唐王朱聿鍵授他佈政使、戶部侍郎,隨即升戶部尚書。在桂王朱由榔永歷朝擢為禮部右侍郎,並以本官兼東閣大學士入閣,掌兵部事。清順治四年(1647)為清軍所俘,勸降不屈,於次年正月絕食自盡於衡陽湘山寺。著有傳奇《《粲花齋五種》,包括《綠牡丹》、《西園記》、《情郵記》《畫中人》《療妒羹》五劇,因宜興故居名粲花別墅而自號粲花齋主人。又有《絕命詩》一百首,僅在《宜興吳氏詞翰》中存殘篇。有《說易》一卷,佚。《綠牡丹》、《西園記》、《情郵記》情事均未見於前人作品。《畫中人》和《療妒羹》與湯顯祖的《牡丹亭》或多或少有聯系。前一本明顯出自對《牡丹亭》的刻意摹寫,後一本馮小青讀《牡丹亭》詩是全劇的點睛之筆。五本傳奇多寫兒女之情,在思想上尖新與平庸並存。如《療妒羹》對小青滿懷同情,寫出瞭女性不由自主的悲劇命運。但劇名本身即是古代男權意識的表現。吳炳傳奇結構嚴謹巧妙,以機趣天然取勝。文采清麗典雅,曲律精嚴,也是吳炳傳奇為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但人物個性化程度不高,情節發展過分依賴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