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檔案學傢,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教育事業的創始人。生於浙江湖州南潯鎮,卒於北京。歷任中共中央華東局秘書處副處長、檔案室主任,中共中央辦公廳秘書處副處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檔案系主任、名譽主任,南京大學、蘇州大學、上海大學、空軍政治學院兼職教授,中國檔案學會第一屆理事會副理事長兼學術部主任、第二屆理事會副理事長,《檔案學通訊》雜誌總編輯、編委會主任。

  他長期從事檔案教育事業和檔案學研究工作,主持、組織和直接參與制定瞭檔案專業高等教學計劃和課程建設計劃,編撰出版一整套檔案專業高等教育教材,支持中國各地高等院校檔案專業教學工作的開展。他領導的中國人民大學檔案系培養瞭大量檔案專業人才。發表論文100多篇,專著多部,精選116篇輯入《論檔案學和檔案事業》(1988)、《論新時期檔案學與檔案事業》(1997)。其專著《檔案學理論與歷史初探》(1986),系統闡述瞭檔案學基本理論以及中國檔案學的思想、原則和理論的發展歷史。他還主編瞭高等學校文科教材《檔案學概論》(1988)。他重視中國檔案學歷史遺產資料的搜集、整理、出版和外國檔案學書刊資料的翻譯出版。多次組織和參與起草檔案科學研究規劃,倡議成立專門的檔案學研究機構。

  在檔案學研究中,他堅持理論與實踐統一的原則,運用馬克思主義矛盾論學說論述檔案工作的矛盾運動及其發展規律;闡述瞭檔案學是一門科學的理論觀點,提出學科體系結構的設想,把檔案學劃分為理論檔案學與應用檔案學兩個類別,主張兩者協調發展,相互促進提高,推動各分支學科的建設。他重視檔案利用理論的研究,多次闡述“檔案工作貴在做活”的思想,主張通過檔案利用把檔案工作與國傢各項建設事業聯系起來並為其服務。他還是檔案學基礎理論和中國檔案學思想史研究方面的學科帶頭人。

  吳寶康是中國檔案學會的創建者和組織者之一。在任中國檔案學會籌備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檔案學會第一、第二屆理事會副理事長期間,為中國檔案學會的組建和開展檔案學術研究發揮瞭重要作用。1990年4月經中國檔案學會第三次代表大會通過為名譽理事長,並授予“檔案學研究榮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