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界中除脊椎動物以外的其他動物類群的統稱。無脊椎動物與脊椎動物的主要區別是:①無脊椎動物的神經系統多呈索狀且位於消化管的腹面,脊椎動物為管狀且位於消化管的背面。②無脊椎動物的心臟或主要血管位於消化管的背面,而脊椎動物的位於消化管的腹面。③無脊椎動物無骨骼或僅有外骨骼、無真正的內骨骼和脊椎骨。④除毛顎動物門外,無脊椎動物皆無肛後尾。

  J.-B.de M.拉馬克(1822)將動物界分為脊椎動物和無無脊椎動物兩大類。德國學者E.海克爾(1877)則把柱頭蟲、海鞘、文昌魚等與脊椎動物合稱為脊索動物門,並與無脊椎動物的各門並列,又把脊椎動物的分類階元降為脊索動物門中的一個亞門,與半索動物亞門(柱頭蟲)、尾索動物亞門(海鞘)和頭索動物亞門(文昌魚)並列。20世紀70年代以來,半索動物、尾索動物、頭索動物獨立成門且屬無脊椎動物范疇後,無脊椎動物實際上包括瞭除脊椎動物以外所有的動物門類。

  雖有將脊椎動物升為門,甚至和無脊椎動物一並上升為超門的,但在個體發育中,脊椎是個分化很晚的性狀,在動物界多不采用超門的分類法,故無脊椎動物仍不具分類階元的地位,隻是動物學中的一個通俗名稱。

  無脊椎動物現存約150萬種(脊椎動物約5萬種),絕滅的種則更多。包括35個動物門(不含原生生物門)。其中,顎咽動物門須腕動物門有甲動物門微輪動物門,都建立於20世紀後半葉。隨著人們對動物學研究的深入,有很大主觀性的種上分類,包括動物門在內,仍不會一成不變。研究無脊椎動物生物學的學科,被稱為無脊椎動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