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肺螈科一屬。共有42種。分佈於加拿大東南部和西南部,美國東部和西部,但大平原地區闕如,有一個居群分佈於洛磯山脈南部的新墨西哥州。其長度因種類不同而異,一般全長76~220毫米,最長者約納無肺螈(P.yonahlossee)可達220毫米左右。頭部較長而扁,有眼瞼,犁齶骨向後與副蝶骨相疊,犁齶骨與副蝶骨上均有齒;翼骨減弱至消失,或全為軟骨質或呈一小骨節。無淚骨,前頜骨背面中央有一個孔,耳柱骨和耳蓋骨合併;有鼻唇溝。軀軀幹適中而略扁,肋溝多為16條。椎體雙凹。無肺,呼吸功能完全依賴於皮膚、舌和喉部進行氣體交換。前肢較細弱,後肢相對較發達,腕骨和跗骨為軟骨質,“Y”字形恥骨縮減或無。一般尾長於頭體長,向末端漸尖,尾鰭褶不明顯。

  生活於海拔2 900米以下森林茂密的山區,其分佈海拔高低因種而異。白天常隱蔽在巖石下或腐朽的倒木下。一般在夜晚或下雨的白天出外覓食,多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繁殖季節因種類不同而有所差別,如灰紅背無肺螈(P.Cinereus)的求偶時間在10月至翌年4月,6~7月產卵;紅頰無肺螈(P.jordani)求偶於7月底至8月,晚秋產卵;又如不同地區的滑無肺螈(P.glutinosus)的繁殖期不同,北方者早春交配,晚春產卵;南方者夏天交配,8~9月產卵。1年或2年繁殖1次,一般產卵6~18粒,多者可產36粒,少者僅4粒,卵群多產在地洞或倒木下。雌螈有護卵習性,常以身體盤曲卵群,孵化期長者達2個月,幼體進入水域內生活。變態後約2~3年達性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