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式mWO3·nH2O。由三氧化鎢WO3相互組合後,與水以不同比例結合而成的多聚化合物。已知的鎢酸有黃鎢酸、白鎢酸、偏鎢酸等。有些鎢酸物種還未能得到完好的晶體體,其結構是推理的。繼M.T.波普等之後,顧翼東提出瞭黃鎢酸、白鎢酸、偏鎢酸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轉化原理。

  黃鎢酸 常見的鎢酸,簡稱鎢酸,為淡橙黃色粉末;隨制備條件不同組成略有差異,當組成為WO3·H2O時,密度為5.5克/厘米3,100℃時脫水;不溶於水,浸漬後,逐漸膠化,溶於氨水、堿性溶液和濃鹽酸中。灼燒脫水生成三氧化鎢黃鎢酸由鎢酸鈉與鹽酸作用制備。用於制造金屬鎢粉。

  白鎢酸 微晶形的白色粉末;nm>1.3,nm的比例隨制備和幹燥條件而不同。白鎢酸具有顯著的活潑性,稍有光敏性,易於還原。由鎢酸鈉溶液滴入稀硝酸中至pH=1時制得。用硝酸分解過氧化鎢酸鹽水溶液,也能得粉狀白鎢酸,其活潑性比微晶型粉狀白鎢酸弱。白鎢酸可用於制備多種含鎢同多酸和雜多酸,也能用於制備碳化鎢、低價鎢的原子簇金屬化合物等。

  偏鎢酸 一種聚鎢酸,是多種鎢酸中已確定結構、組成的唯一化合物,為無色晶體。結構式H6[H2W12O40nH2O,n為10或23;密度3.93克/厘米3,於50℃時分解;溶解度很大,為88.57克/100克水(25℃)。由偏鎢酸的鹽轉化而得。偏鎢酸鹽是20世紀70年代末發展起來的重要工業產品,主要用作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