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印度群島詩人和劇作傢。生於聖盧西亞的卡斯特裡斯。父親是畫傢和詩人,母親是業餘劇作傢。曾就讀於當地的聖瑪麗學院,後畢業於牙買加的西印度群島大學。自20世紀50年代起,頻繁往來於特立尼達和美國之間,過著一種“候鳥”般的生活。後任波士頓大學教授。1948年起開始發表詩作,主要詩歌集有《在一個綠色的夜晚:1948~1960年詩作選》(1962)、《被拋棄的人及其他詩作》(1969)、《另一種生活》(1973)、《海葡萄》(1976)、《星和蘋果的王國》(19799)、《幸運的旅行者》(1981)和《仲夏夜》(1984)等。創作的劇本達30多部,其中著名的有《猴山之夢》(1967年上演)、《梯琴與他的弟兄們》(1958)、《塞維爾的笑話》(1978)、《哦,巴比倫!》(1978)、《回憶》(1980)以及《啞劇》(1978)等。沃爾科特的詩歌富有浪漫主義氣息,具有一種將土著文化特有的節奏和英語詩歌形式結合起來的美感。他贊美加勒比地區的自然風光,把詩歌看成是自然的結晶。由於他以“獨特的語言形式和豐富的意象,表現瞭西印度群島的風俗文化”,1992年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