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邏輯的一個分支,研究問題之間的邏輯關係的理論。問題在語用上用來提問,在語形上由有疑問句(問句)表達,或由陳述句、祈使句間接地表達。問題與其解答緊密相連,問題邏輯為人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答問題提供正確的理論工具。

  對問題的邏輯研究古已有之,古希臘的亞裡斯多德在《工具論》中論及瞭問題。用謂詞邏輯對問題進行分析開始於K.愛裘凱維奇1926年的論文《問題的語義分析》和<F.S.柯亨(F.S.Cohen)1929年的論文《什麼是問題》。此後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問題邏輯才開始得到廣泛持續的關註。

  出於不同目的、觀點和方法而提出的問題邏輯理論也有多種,主要有3種類型。第一類采用“解答集觀點”,把一問題看成邏輯上相當於它的某種解答集,更一般地說則是把問題歸結為一個視為其某種解答的命題集。第二類采用“預設觀點”,把問題直接等同於命題。第三類可稱持命令觀點或祈使句觀點或“讓我知道”觀點,把問題歸結為一種特殊類型的命令或祈使句,要求受令者(即回答者)提供能滿足發令者(提問者)獲得某一知識的願望的信息。

  一階的問題邏輯系統的主要作用是幫助人們識別正確的和錯誤的問題,避免提出錯誤的問題以及避免邏輯上錯誤地解答正確的問題。

  

推薦書目

 BELNAP N D, STEELT B. The logic of Questions and Answers.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6.

 KUBINSKI T. An Outline of the Logical Theory of Questions. Berlin: Akademie-Verlag,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