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性奴隸問題。在日本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中,日本軍國主義強迫中國大陸、日本割占的臺灣以及朝鮮、東南亞各地婦女和少數白人婦女充當慰安婦,向日軍提供性服務,充當性奴隸。至少有40萬婦女被日軍強逼為性奴隸。其中,中國是最大的受害國,至少有20萬以上的婦女被逼為日軍性奴隸,身心遭受極大摧殘。最初慰安婦的來源主要依靠日本商人在本國招募妓女,後來從佔領區強征來的女子逐漸增多。

  戰爭結束時,日軍強征慰安婦的問題已引引起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註意。但是,當時的判決,隻是將女性強制充當性奴隸作為日軍對婦女個體進行侵犯的戰爭過程中的一般強奸罪行進行認識和定罪。由於日軍大量銷毀慰安婦檔案,慰安婦問題在“軍事秘密”的名目下被深深地掩蓋起來。1992年慰安婦問題終被揭露。同年起,許多韓國慰安婦、學生與民間支持團體,每周三中午,群聚在日本駐韓大使館前靜坐抗議,至今已超過600次。全球慰安婦亦開始進行聯合抗議,除瞭在首爾有抗議行動外,更邀集中國臺灣和日本、德國、菲律賓等國傢和地區曾受害的慰安婦與支持團體成員,同步攜手抗議。

  近年來,國際社會也十分關註慰安婦問題,自2007年7月美國眾議院開始,至12月,荷蘭眾議院、加拿大眾議院以及歐洲議會相繼通過決議案,譴責當時的日本政府參與征用慰安婦是20世紀最大的人口販賣行為之一,違反瞭有關保障人權的條約。日本政府應負起歷史和法律的責任,正式就慰安婦問題道歉,並向所有受害者及其傢屬給予經濟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