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由鐮孢屬、輪枝孢屬真菌和假單胞桿菌屬細菌分別引起的枯萎病黃萎病青枯病等植物病害的統稱。

  常見的萎蔫病有棉花枯萎病黃瓜枯萎病西瓜枯萎病亞麻枯萎病香蕉枯萎病,還有由大麗花輪枝孢和黃萎輪枝孢引起的棉花、茄子子、辣椒、馬鈴薯等多種作物的黃萎病,以及由青枯假單胞桿菌引起的番茄、瓜類、花生、甘薯等的青枯病。

  病菌從根部傷口或根毛侵入,在導管內定殖危害,一般至成株期才顯癥狀。初期葉片呈失水狀,或出現黃色斑塊、網紋狀褪色斑等;重病株葉片相繼脫落,最終全株枯死。有的病株明顯矮化。主要特征是維管束變黃褐色或褐色。細菌青枯病擠壓維管束橫斷面有乳白色黏液滲出,鐮孢菌枯萎病有時在莖基表面長出粉紅色黴層。病原真菌以菌絲體、厚壁孢子和微菌核在土壤、病殘體或肥料中越冬並可存活多年。病菌在田間主要通過灌溉水、土壤耕作、地下害蟲等傳播,帶菌種子可遠距離傳播。

  防治途徑主要有:實行嚴格的檢疫,保護無病區,病區選種抗病品種,實行輪作,消毒帶菌種子,重病田實行改種或土壤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