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化學傢。生於法蘭克福,卒於格丁根。1820年入馬爾堡大學學習醫學,1821年受L.格麥林的影響,開始對化學感興趣,1823年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後,他決定放棄醫學,在斯德哥爾摩和J.J.貝采利烏斯一起工作一年。1825年維勒回國,在柏林化學和礦物學校、卡塞爾技術學校教化學,一直到1831年。1836年任格丁根大學化學教授。

  1828年維勒從無機化合物氰酸銨合成瞭尿素,第一次沖擊瞭傳統的生命力學說,這種學說認為尿素純粹是動物的產物,是由生命力控制產生的,不可能由無機物合成。他的這一項成就,被認為是推翻生命力學說的裡程碑。維勒還鑒定出氰酸銀,導致J.von 李比希發現重要的同分異構現象。1832年他和李比希共同發現瞭安息香基,1837年又共同發現瞭扁桃苷。1848年維勒發現氫醌。在無機化學方面,維勒1828年最早分離出元素並命名。1842年他制備瞭碳化鈣,並證明它與水作用,放出乙炔。維勒翻譯瞭許多貝采利烏斯的文章,自己也寫瞭許多教科書,主要有:《無機化學基礎》(1831)和《有機化學基礎》(1840)等。他曾和李比希合編《純粹與應用化學詞典》,還是當時最重要的雜志《化學年鑒》的編輯之一。他曾是許多科學學會的榮譽會員,獲得瞭多種獎章和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