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考古學傢。浙江寧波人。1950年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同年入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工作,後任研究員。1978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1982年任所長,並兼任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及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1979年被選為中國考古學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1988~1997年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被聘為秘魯國立庫斯科大學名譽教授、德國考古研究院通訊院士、亞洲史學會評議員(常務理事)。1996年獲福岡亞洲文化獎大獎。

  曾參加過河南輝縣、湖南長沙和河南洛陽燒溝的戰國漢代墓葬發掘。從1956年開始長期主持陜西西安漢長安城遺址的調查和發掘工作。1963~1964年主持黑龍江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的調查和發掘。1968年主持河北滿城1號漢墓的發掘。主要研究領域為漢唐時代考古學、日本考古學和古代史,對中國古代城市考古和中國古代墓葬、古代銅鏡都作過專題研究。在日本考古學研究方面,對日本出土的三角緣神獸鏡、日本古代都城制度與中國古代都城制度的關系,以及日本高松塚古墳的年代和墓主等都作過研究。

  主要學術專著有《漢代考古學概說》(1984)、《三角緣神獸鏡》(日文版,1992)、《從中國看古代日本》(日文版,1992)、《六頂山與渤海鎮》(1997)等。參加編寫過《輝縣發掘報告》、《長沙發掘報告》及《洛陽燒溝戰國墓》等考古報告的有關部分,還發表過《關於日本三角緣神獸鏡的問題》、《關於日本古代都城制度的源流》等學術論文約10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