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北部城市共和國。位於亞得裡亞海北岸。始建於687年,1797年為拿破崙·波拿巴(見拿破崙一世)所滅。統治中心在威尼斯。

  威尼斯原為一漁村,由於其地理位置優越,便於從事東西方中轉貿易,故5~7世紀時受匈奴人和倫巴德人(見倫巴德王國)侵擾的內陸居民紛紛遷移此地。687年產生第一任總督,建立共和國。建國初期隸屬於拜占廷帝國。10世紀末獲獨立,成為富庶的商業國,它協助拜占廷擊退諾曼人的進攻,於10082年獲準在拜占廷帝國境內建立商站,免稅行商。十字軍東征期間,威尼斯鞏固瞭在東方和愛琴海沿岸的地位,並乘機吞並拜占廷的大片領土,包括克裡特島、伯羅奔尼撒西南部及愛琴海上的許多島嶼。1298~1382年,同熱那亞共和國連續進行4次海戰,擊敗這一貿易競爭對手,成為地中海和黑海地區的強國,進入全盛時期。15世紀末,隨新航路的開辟,歐洲商業中心從地中海轉向大西洋沿岸,威尼斯遭到慘重打擊。16世紀初,威尼斯被西班牙、法國、神聖羅馬帝國同教皇所結成的同盟擊敗,領土日蹙。1453年土耳其攻占君士坦丁堡後,同威尼斯進行瞭延續200餘年的海戰,威尼斯在巴爾幹和地中海的殖民地喪失殆盡。1797年法國同奧地利爭奪意大利的戰爭(見意大利戰爭),給威尼斯最後的致命一擊。拿破侖·波拿巴滅威尼斯後,根據《坎波福爾米奧和約》,將其割讓給奧地利,威尼斯共和國的歷史結束。1866年並入意大利王國。

  威尼斯所從事的中介貿易,主要是將東方的胡椒、肉桂、丁香、蔗糖、寶石、絲織品等運往西歐各地高價出售,14~15世紀,其貿易總額每年達10萬杜卡特(威尼斯當時發行的一種銀幣)。海上貿易又促進造船業和航海業發展,威尼斯擁有水手2.5萬多人。著名的威尼斯水手馬可·波羅曾旅行中國,在中國居住達17年,歸國後口述的《馬可·波羅遊記》促進瞭西方對中國的瞭解。在貿易與領土擴張中,貴族和商人相互融合,成為強大的商人貴族階級,並把持瞭國傢統治權。國傢最高立法和監察機關是由480名議員組成的大議會;掌握行政大權的是元老院,由大議會選出;國傢首腦稱總督,由選舉產生,終身任職。1297年,選舉大議會議員的權利受到限制,隻有列名“黃金簿”的幾百個貴族大姓才有選舉權。1310年,發生企圖推翻這種貴族寡頭統治的暴動。貴族為加強控制,又組秘密司法機關——十人委員會,獨攬一切權力。1325年以後,十人委員會成為永久性機構,設有偵伺機關,迫害一切進步力量,威尼斯國傢制度更具有寡頭獨裁性質。

威尼斯的聖馬可小運河

  全盛時期的威尼斯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的中心之一。建築、雕刻與繪畫均達很高水平。威尼斯畫派註重色彩和光線,題材豐富,生活氣息濃厚。這些都奠定瞭威尼斯文藝復興鼎盛期的藝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