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東北部港市,世界著名水城和旅遊中心,威尼托區首府,威尼斯省省會。地處亞得裡亞海威尼斯灣西北岸、波河河口外海濱地帶。面積7.6平方千米。人口約26.89萬(2007)。

  城市建於距大陸4千米的新月形潟湖中的118個沖積小島上,由約170條水道和400座橋樑將諸島連成一體,並有公路和鐵路橋與大陸相連。市域還包括大陸的梅斯特馬爾蓋拉港。城市建築物大都臨河瀕海,以河為街街,以舟代車。全長3 800米的大運河從市中心穿城而過(圖1)。因地表缺乏淡水資源,長期抽取地下水,造成陸地下沉。現雖從大陸供應淡水,但陸地下沉仍為城市一大隱患。遇浪高潮大之日,易發生海水倒灌,如1966年幾次洪水泛濫使城市遭受破壞。氣候冬溫、夏熱,平均氣溫1月2.2℃,7月24~27℃。平均年降水量854毫米。

圖1 水城威尼斯

  5世紀始建。9~10世紀為意大利北部商業中心之一。10世紀末發展為顯赫於地中海區的城邦國傢,威尼斯商人活躍於地中海和中東地區,把東方的絲綢、香料、珠寶等貴重商品經此轉運西歐各地。11世紀十字軍東征期間,進一步增強瞭其商業的優勢地位。14~15世紀早期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促進瞭城市經濟的繁榮,並興建瞭教堂和宮殿。當時城市人口約20萬,擁有商船約3 000艘,幾乎獨占東地中海的貿易,成為地中海地區最繁榮的貿易中心之一。後因奧斯曼帝國崛起,切斷瞭地中海東、西貿易的通道,並隨著世界新航路的開辟,歐洲商業中心逐漸移至大西洋沿岸,遂使威尼斯的商業活動趨向衰落。但自18世紀以來,旅遊業日益興旺,並成為威尼斯經濟的核心。1866年並入意大利王國。

  著名的旅遊城市。以瑰麗的中世紀建築藝術和“水都”獨特風貌馳名於世。城內多豪宅和宮殿。宮殿以高而狹窄的拱形為特色,建築風格豐富多樣,有13~14世紀初尖形的摩爾式馬蹄拱、15世紀的三葉形和四葉形窗花格與17世紀巴羅克式。許多小徑和優雅的大理石拱橋跨越瞭無數水道,營造瞭一個獨特的城市環境。著名的聖馬可廣場,內有始建於830年的融拜占廷式、哥特式與東方建築風格於一體的聖馬可教堂。廣場上還有總督府、鐘樓等建築物。緊挨鐘樓的聖馬可圖書館,內藏有馬可·波羅的遺囑。每年12月至次年3月都有一系列的音樂、戲劇、藝術展覽、宗教慶典與城市節日活動。年接待遊客數百萬人次,旅遊業已成為城市經濟的主要支柱。1987年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圖2 聖馬可廣場上的鐘樓

  意大利亞得裡亞海北部的主要港口和商業城市。城西的馬爾蓋拉是重要的油港和客運港。輸入以石油、棉花等為主,輸出以船舶、石化產品與紡織品為多。城市工業集於馬爾蓋拉港,主要部門有化學、石化、機械、冶金、紡織和造船等。多傳統手工藝工場,以生產玻璃吹制品、傢具和花邊飾物聞名。威尼斯與主要城市之間有公路和鐵路相通。城西北有馬可·波羅國際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