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見的思維內容障礙癥狀。在病理基礎上產生的歪曲的信念、病態的推理和判斷。雖然不符合客觀事實,也不符合患者所受的教育,但他對此卻堅信不疑、無法說服,也無法以自己的親身體驗和經歷加以糾正。妄想從結構上可分為系統性妄想非系統性妄想。前者發展緩慢,結構嚴謹,逐漸形成系統,且有不斷泛化的趨勢;後者內容零亂,前後矛盾。

  臨床上常見的妄想有:①關係妄想。。把周圍環境中實際與他無關的事情認為都與他本人有關。例如,認為報紙上的內容是影射他的;馬路上陌生人之間的談話是在議論他等。②被害妄想。堅信某人或某團夥對他進行跟蹤監視、打擊、陷害,甚至對他的食物和飲水放毒等。③特殊意義妄想。認為周圍人的言行不僅與他有關,而且有一種特殊的含義。例如,妻子在逗小孩玩,一邊滾動煮熟的雞蛋,一邊說“滾蛋,滾蛋”。患者聽後不悅,其妻不知,又將一個削好皮的梨分給他一半,他勃然大怒,說:“想和我離婚,沒有那麼容易”。④影響妄想。認為自己的思維、情感、意志活動受到外界某種力量的支配、控制和操縱,自己不能自主。⑤誇大妄想。患者對自己的財富、地位、能力和權力等無限誇大。⑥自罪妄想。毫無根據地認為自己犯瞭嚴重的錯誤和罪行,甚至罪大惡極、死有餘辜、應受懲罰。又稱罪惡妄想。⑦疑病妄想。毫無根據地堅信自己患瞭某種嚴重軀體疾病或不治之癥,甚至認為自己的“內臟已經腐爛瞭”、“本人已不存在,隻剩下一個軀體空殼瞭”。又稱虛無妄想。⑧嫉妒妄想。堅信配偶對自己不忠、另有外遇,跟蹤監視其日常活動,甚至檢查其內褲,想方設法尋找所謂的證據。⑨鐘情妄想。實際上是被鐘情妄想。患者堅信某異性對自己產生瞭愛情,遭到對方嚴詞拒絕,反而認為對方是在考驗自己對愛情的忠誠。⑩內心被揭露感。又稱被洞悉感。患者認為其內心的想法或者患者本人及其與傢人之間的隱私,未經患者語言文字的表達,別人就已知道。

  除上述常見的妄想外,還可以對妄想作其他的分類。如根據妄想的內容,可分出被竊妄想、變獸妄想、非血統妄想等。按照妄想的起源以及妄想與其他精神癥狀的關系,可分為原發性妄想繼發性妄想。前者是突然發生的,內容不可理解,與既往經歷和當前處境無關,也不是起源於其他精神異常的一種病態信念。後者是以錯覺、幻覺、情感高漲或低落等精神異常為基礎所產生的妄想,或者是在某些妄想的基礎上產生的另一種妄想。繼發性妄想可見於多種精神障礙,在診斷精神分裂癥時,其臨床意義不如原發性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