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古代梵語文學中一批神話傳說作品的總稱。最後成書年代約在7~12世紀。現存往世書數量很多,統稱為18部大往世書和18部小往世書。18部大往世書是:《梵天往世書》、《蓮花往世書》、《毗濕奴往世書》、《濕婆往世書》(或《風神往世書》)、《薄伽梵往世書》、《那羅陀往世書》、《摩根德耶往世書》、《火神往世書》、《未來往世書》、《梵轉往世書》、《林伽往世書》、《野豬往世書》、《室建陀往世書》、《侏儒往世書》、《龜龜往世書》、《魚往世書》、《大鵬往世書》和《梵卵往世書》。小往世書實際上不止18部,但究竟哪18部小往世書是正式的,各傢說法不一。

  印度傳統將往世書的神話傳說內容歸納為“五相”:①世界的創造;②世界毀滅後的再創造。③天神和仙人的譜系。④各個摩奴時期。⑤帝王譜系。各種往世書中包含的神話傳說極其豐富,如創世傳說、天神和仙人傳說、大神化身下凡傳說、神魔鬥爭傳說和聖地傳說等。在往世書神話中,梵天、毗濕奴和濕婆是三大主神。一般地說,梵天主管創造,毗濕奴主管保護,濕婆主管毀滅。往世書中許多神話傳說是圍繞他們展開的。往世書在長期流傳過程中,也匯入許多其他內容。現存大多數往世書中含有豐富的法論材料,諸如宗教責任、種姓職責、人生階段、佈施和祭祖儀式等。有些往世書中還含有許多藝術和科學論述,諸如語法、戲劇學、音樂、醫學、天文、建築、手工藝、政治和軍事等。

  在眾多的往世書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是《薄伽梵往世書》。從古代到現代,它的註本和各種方言譯本或改寫本的數量在所有往世書中列居首位。在整個印度教通俗文化中,它的地位僅次於兩大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它能如此普及的原因主要有兩個:①它是一部頌揚毗濕奴大神的往世書,在印度教各教派中,毗濕奴教占有重要地位。②頌揚毗濕奴大神的往世書不止一部,相比之下,它敘事生動,內容又較為集中。它的篇幅約有18 000頌,分作12篇。全書講述毗濕奴大神多次化身下凡的事跡。其中第10篇是全書的重點,篇幅也最長,講述毗濕奴大神化身黑天,在人間一次又一次降妖伏魔,殺死暴君剛沙,在婆羅多族大戰中協助般度族戰勝俱盧族。完成除暴安良的使命後,又返回天國。所描寫的黑天生平傳說,既具有豐富的神話想象,又具有濃鬱的生活氣息。因此,自古以來,與兩大史詩故事一樣,黑天故事在印度傢喻戶曉、婦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