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代思想傢,心學派的集大成者。字伯安,浙江餘姚人。曾築室故鄉陽明洞,世稱陽明先生

  生平活動 王守仁生於餘姚,卒於江西南安。18歲時曾拜訪程朱派學者婁諒,因受啟發,接受瞭程朱學派格物致知、學以至聖人的思想。21歲中鄉試,遍讀朱熹著作。28歲中進士,任職於工部,後又擔任刑部雲南清吏司主事。

>

  正德元年(1506)武宗朱厚照繼位,太監劉瑾弄權,王守仁因抗疏救援戴銑等人被劉瑾廷杖,後系獄,不久貶謫為貴州龍場驛丞。正德三年,他的思想發生重要轉變,以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於是背棄朱熹關於向外窮理的格物致知說,並在當地建立龍岡書院。貴州提學副使席書聘其主講於貴陽文明書院,他在此首次演講知行合一說。劉瑾伏誅後,他歷任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北京吏部驗封清吏司主事,文選清吏司員外郎、考功清吏司郎中等職,後升任南京太仆寺少卿,與弟子徐愛等人講述他的大學格物新說和知行合一說,後經徐愛記錄整理,成為《傳習錄》。正德八年至滁州督馬政,講學規模漸大,一度強調靜坐,要求就思慮萌動處省察克治。正德十一年,升任南贛僉都禦史,奉命鎮壓贛南農民暴動。在軍事鎮壓取得成功後,強調思想統治,重視教化,提出“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的思想,使贛南的統治秩序得到恢復。這期間他在贛縣修建濂溪書院,刻印古本《大學》,印發《朱子晚年定論》,其弟子薛侃出版瞭《傳習錄》。正德十四年他升任都察院右副都禦史,六月,他督兵討伐寧王宸濠在南昌發動的叛亂。僅用35日即生擒宸濠。事遂,奉敕兼巡撫江西。他從自己的經歷中,總結瞭經驗,提出“致良知”的學術宗旨,認為這是從百死千難中得來的,若信得這三字,譬之操舟得舵。

  明世宗繼位後,他被任命為南京兵部尚書參贊,封新建伯。此時王守仁因遭到反對派的攻擊、排擠,疏乞歸省,從正德十六年到嘉靖六年(1527)過著退隱生活。其間他續刻增訂《傳習錄》,修建稽山書院,其弟子創建陽明書院。他的“拔本塞源論”和一系列重要書信及《傳習錄》下冊,是這一時期的作品。弟子還為他刻印《陽明先生文錄》及《居夷集》等。

  嘉靖六年五月朝廷起用王守仁,鎮壓廣西少數民族起義,事遂後,興辦南寧書院,建立思田學校,推行儒學。在他出征廣西之前,錄下瞭全面闡述他哲學思想的《大學問》

  嘉靖七年王守仁病重,上疏請求回鄉養病,翌年初卒於回歸途中。

  哲學思想 王守仁早年篤信朱學,後對朱學發生懷疑並走上與朱學分殊的道路。朱熹將《大學》一書分為經傳,並補寫格物致知傳;王守仁則認為原無經傳可分,更無經傳可補。朱熹重視“格物致知”,把它置於“誠意”之先;王守仁則認為格致本於誠意,以誠意為主。朱熹主張“性即理”和“格物窮理”;王守仁則批評朱熹乃是析心與理為二,他本人則主張“心即理”,心與理為一,知行合一。朱熹從格物窮理出發,註重外在事物之事,要求對經典的一字一句細心理會;王守仁則認為朱熹的這種方法是務外遺內、博而寡要。他以格物為正心,要求發揮良知的作用,以良知為評判事理的標準和解釋經典的依據。他們雖然都反對佛老的虛玄和管商的功利,但王守仁認為朱熹的思想瑣屑支離,不足以駁倒佛老管商。

  王守仁在接受陸九淵“心即理”觀點的基礎上,提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道”。他將《大學》的“格物致知”,作瞭心學的解釋,將“格物”解釋為“正心”,將“致知”解釋為“致良知”,即將我的良知推致於事事物物,這和陸九淵“發明本心”的思想是一致的。他反對程朱的知先行後說,提倡“知行合一”說,看作是自己的“立言宗旨”,認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隻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隻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認為“一念發動者,即便是行瞭”,理論目的在於克服“一念不善”。

  王守仁晚年將自己對“良知”的理解總結為四句話:“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話被稱作王門“四句教”,因其內在潛含的矛盾引起王門後學的分化。

  王守仁的心學思想是心學發展的頂峰,對於糾正程朱理學煩瑣與僵化的流弊起到瞭重要作用。